過去的一年,市住建局全力推動實施民生項目,完成93個老舊小區改造項目,惠及居民3.8萬戶,完成投資額23.2億元;實施既有多層住宅增設電梯223臺;棚戶區改造安置房開工建設3341套,基本建成3766套;新增保障性租賃住房3.57萬套(間),累計籌建12.3萬套(間)。
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局長王曉東表示,新的一年,市住建部門將以百姓心為心,繼續加大老舊小區改造力度,推動實施保障性住房建設、城中村改造工作,改善群眾居住條件。將重點圍繞新建房開展“住房品質提升”工程,從加強住宅全生命周期管理、打造綠色智慧的住宅產品、規范房地產市場行為、優化入住后服務等角度入手,全面提升住房整體性能和綜合品質,建設群眾滿意的“好房子”。
一是強化管理,建立全生命周期的管理模式。在設計環節,貫徹人性化、生活化理念,推動住宅設計品質、設計水平、“一老一小”等人群關懷“三個提升”。在施工和驗收環節,構建全覆蓋全留痕監管模式,做到住宅工程質量信息公開、住宅工程施工關鍵節點影像留存、住宅工程分戶驗收查驗“三個100%”。
二是優化產品,鼓勵綠色、科技、數字的住宅產品。貫徹綠色建造理念,推廣裝配式裝修和全裝修住宅,大力推廣綠色建材應用。推廣住宅智能化設計和交互式應用。通過數字家庭建設,實現智能家居產品互聯互通。通過智慧物業建設,打造門禁管理、智能梯控、安全監測、社區服務等數字化場景,讓科技服務于人居。
三是規范市場,著力培育健康規范的房地產市場。推行“所見即所得”,在銷售現場規范設置“樣板間”,打造“入住生活樣板區”。強化行業管理,規范開發企業、經紀機構和從業人員行為。搭建官方二手房自主交易平臺,打造真實存在、真實產權、真實委托、真實價格、真實業主的“五真”房源體系。
四是深化服務,全面提升住宅小區物業管理服務水平。推動物業服務融入住房全流程,分類定制服務清單。建設“全齡宜居住區”服務站點。創建一批“美好家園”小區。老舊小區、零散住區以城市物業、片區物業等形式分類施策。搭建議事平臺,實現物業企業、街道社區、業主委員會同向發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