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國際化是教育現代化的重要標志,2024年全國教育工作會議提出,要在教育的數字化、國際化、綠色化方向上開辟發展新空間。開發建設30年以來,蘇州工業園區積極搭建教育國際化平臺,大力開展多層次、寬領域的教育交流與合作,努力探索適合園區實際的國際教育新模式,走出了一條具有園區特色的、教育對外開放發展路徑。
蘇州工業園區是中國和新加坡兩國政府合作旗艦項目,中新教育合作始終保持高位發展,園區教育搭建了多層次、多角度的中新教育合作平臺。園區各中小學校與新加坡40余所學校建立了友好學校關系,每年交流訪問或修學的師生達數百人。多年來,園區各學校積極組織與新加坡友好學校的學生互派修學活動,學生得以親身體驗不同國家的教育環境,增進對多元文化的認識。2024年暑期,園區15所中小學即將組織數百學生前往新加坡友好學校開展修學活動,勢必會將中新教育合作推向一個新的高潮。
2018年6月,“智造之家”國際師訓項目正式啟動。該項目是蘇州工業園區管委會與新加坡淡馬錫國際基金會合作的國際科技創新教育項目,是中新兩國在教育領域合作的創新之舉。目前項目已進展至第二期第四階段,由南洋理工大學國立教育學院與新加坡科技設計大學共同打造培訓課程。在前期培訓中,20名參訓教師作為種子教師赴新加坡開展體驗式學習之旅,并在回國后面向蘇州大市范圍開展了“創新教學法之學科示范體驗”主題培訓,進一步擴大了項目的輻射范圍。
2024年3月,“智造之家”國際師訓項目在園區“相約新優質”創新月度匯活動中精彩亮相,6位參訓教師結合自身的探索和實踐,用一個個真實的案例展示了跨學科主題學習的魅力;項目還邀請了新加坡國立教育學院國際業務高級顧問陳亞鳳和陳蓮絲博士,兩位專家用生動的案例闡述了在跨學科主題學習方面的所思、所行、所得,提供了相關領域的先進經驗和項目落地的方法。多年來,園區教育與香港教育界保持著良好的溝通與合作,大力推進蘇港兩地學校交流互學,促進香港教育界人士對國家發展大局和內地教育發展新趨勢的深入了解,促進兩地教育資源共通共享。
園區各學校與超過130所境外學校友好結對,友好學校遍及亞洲、歐洲、北美洲和大洋洲。通過與世界各地優質教育資源的合作,園區教育對外開放的道路越走越寬。園區各高中均開設融合課程項目,深化國內外交流與合作,不斷優化教育資源與教學方式,創新人才培養模式。
蘇州大學附屬中學在園區教育局和加拿大新斯科舍省教育廳的大力支持下,成立了“中加國際融合課程班”,滿足社會對國際優質教育資源的需求,為學生奠定了堅實的學術基礎。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蘇州附屬中學的“中紐國際融合課程實驗班”巧妙融合了新西蘭的優質教育資源,有效提升了學生跨文化交流能力和國際競爭力。西安交通大學蘇州附屬中學與美國優質高中簽約,共同成立了美國課程中心,在傳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前提下,秉承多元化、發展學生特長,培養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新時代人才。星海實驗高級中學的融合課程項目秉持著“以精為本”的辦學思路,打造適配中國高中生的優質國際化課程體系,致力于將學生培養成能適應全球化時代的終身學習者。
自開發建設以來,園區始終將教育國際化作為提升教育現代化品質戰略之一,堅定推進高水平教育對外開放,統籌高水平“引進來”和“走出去”,不斷提升園區教育國際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