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高考已落下帷幕,各種以高考為由頭的詐騙隨之而來,為提高廣大考生及家長的防詐騙意識,警方特制作此調查問卷,現將調查結果反饋如下:
1.參與調查者中,男性占83.33%,女性占16.67%。
2.參與調查者中,26至35歲和36歲至46歲以上的人數較多,分別占46%和35%;46歲以上的人數,占11%;19至25歲的人數,占8%。
3.參與調查者中,學生占24%,全職家庭主婦占10%,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占51.%,其他占15%。
4.參與調查者中,知道國家反詐熱線是96110占97.22%,不了解的占2.78%。
5.參與調查者中,親身經歷過網絡電信詐騙且被騙占2.78%的人,遇到過沒被騙占35.56%,沒有經歷過網絡電信詐騙占61.66%。
6.參與調查者中,認為目前高考詐騙最常用的途徑是利用網絡實施詐騙的占87.88%,通過商品推銷實施詐騙的占70.51%,冒充學校工作人員詐騙學生的占77.78%,通過收集短信、電話進行詐騙的占56.67%%,通過盜取QQ、淘寶個人賬戶實施詐騙的占58.33%%,其他詐騙占27.78%。
7.參與調查者中,有88.56%的人知道提前查分的詐騙套路,有67.87%的人知道內部指標的詐騙套路,有76.67%的人知道填寫志愿的詐騙套路,有63.89%的人知道申請助學金的詐騙套路,有55.46%的人知道偽造錄取通知書的詐騙套路。
8.參與調查者中,通過網絡平臺獲取高校信息的占79.54%,通過老師介紹獲取高校信息的占72.22%,通過同學家長獲取高校信息的占48.31%,通過書刊雜志獲取高校信息的占38.98%,其他途徑獲取高校信息的較少。
9.參與調查者中,有85.61%的人認為學生防范意識有待加強,僅有少數人認為防范意識充足。
10.參與調查者中,有89.86%的人認為經常泄露個人信息和缺乏網絡安全意識是增加在網絡上遭遇詐騙風險的因素。
11.參與調查者中,對有效預防電信詐騙的措施有一定了解,特別是不點擊不明鏈接或附件的意識較強。
12.參與調查者中,對進校園開展講座、發放宣傳手冊、網絡公眾號宣傳和社區張貼宣傳標語等形式比較感興趣。
13.參與調查者中,認為警方可以通過定期舉辦反詐講座、利用社交媒體發布反詐信息、與其他機構合作推廣反詐、設計針對性宣傳等方式提高反詐宣傳效果和公眾的反詐意識。
警方提示:
查分要在教育部門指定的官方渠道,不要隨意點擊來歷不明的鏈接,成績一旦公布即塵埃落定。
考生參加志愿填報指導咨詢活動時,一定要認清主辦機構,對于社會舉辦的收費性質的志愿填報咨詢輔導活動要提高警惕,所有的高考政策及信息一定要以官方公布為準。
高校招生計劃由省級招生考試機構統一向社會公布。
高考錄取過程中不存在所謂的“內部指標”。
考生及家長要主動與當地教育部門或學校聯系求證,不要隨意透露家人姓名、電話、職業等相關信息,堅持做到不透露、不相信、不理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