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了解全市再生資源回收利用情況,促進垃圾減量工作,服務于大規模設施設備更新與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進一步提升蘇州可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率,蘇州市供銷合作總社于2025年9月28日至11月10日,通過蘇州市人民政府網站開展了“蘇州市再生資源回收利用情況”網上問卷調查,現將調查報告匯總如下:
一、調查情況
本次網上調查收到問卷共計154份。問卷涉及居民的基本信息,生活中可再生回收物產生與投放現狀,以及居民對現階段回收利用政策和工作的認識情況等內容。受訪對象以中青年為主,受訪者年齡在18-35歲的占27%,36-59歲的占44%,60歲以上的占29%,居住地位于蘇州城區,對蘇州市再生資源回收利用工作的開展有較好的參考意義。
二、結果反饋
(一)受訪者基本信息
本次受訪對象以居住于蘇州城區的中青年群體為主,其中機關事業單位占比14%,企事業單位職業占比達31%,其他職位業占比43%,年齡結構合理、群體整體素質較高、職業覆蓋代表性較強。
(二)受訪者可收物回收需求和交投習慣
本次調查顯示,在家庭可再生回收物產生量方面,在“家中產生的再生資源有哪些”的調查項中,選擇廢紙的為26%,選擇廢塑料的為21%,選擇廢金屬的為14%,選擇電子廢棄物的為14%,低值可回收物中廢玻璃和廢舊紡織物的分別占比7%和17%。總體調查分布情況與2022年基本一致,據此推測受訪者在評估最待開展回收的可回收物品類時,不僅僅考慮到產生量及自身需要的因素,同時考慮到該可回收物的終端處理難度。在“一般什么時間處理可回收物”調查中,選擇“每天”的受訪者為36%,而選擇“堆放到一定量時”的受訪者為38%,可見受訪者中對環境保護和居住地衛生方面關注度比以往有了很大的提高。而在線和電話預約上門回收服務調查中,只有62%的受訪者表示滿意,23%的表示一般,5%的表示不滿意,10%的表示無所謂,說明在居民端的垃圾分類和可回收物回收服務水平仍有待進一步強化。在提高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率方面,64%受訪者認可“生活垃圾混雜可回收物對環境影響大”,可見在將來一段時間內,居民普遍認可一旦垃圾混投,這些有效資源就很難再被回收利用,造成了巨大的資源浪費。
(三)受訪者對我市再生資源工作的認識情況和建議
本次調查顯示,在是否了解我市現行垃圾分類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的相關政策,國家發改委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工作,設立固定回收網點(智能回收箱)并提供線上預約回收平臺等措施對促進垃圾分類提高、可回收物利用率持續影響三項調查中,選擇“很了解”和“大致了解”的分別占75%和77%,認為“明顯促進”的占比49%,認為“有一定促進”的占比42%,普遍認為在推進垃圾分類、完善回收體系、加強宣傳指導、發揮社會效應等方面效果還不突出,顯示該項工作是一個涉及面廣的系統工程,需要全局謀劃、多管齊下、協調推進。
三、對策建議
根據問卷反饋結果統計,我們對蘇州市再生資源回收利用工作提出以下對策建議:
(一)建立重點單位企業聯系機制。重點聯系市商務局、市機關事務局、環衛部門,牽頭聯系龍頭企業,圍繞破解廢舊物資回收利用難題建立長期合作,全力推進市級黨政機關公物倉廢舊辦公家具(設備)穩定回收處置工作。以推動黨政機關綠色辦公、提高資源利用率的目標,致力于優化行政事業單位實體公物倉建設,共同構建規范、高效、快速的回收處置模式,實現廢舊辦公設備的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節約財政資金,提升公物流動率和轉化率。
(二)關于加強居民循環利用參與度。繼續做好調查研究和相關政策宣傳工作,通過采取多種形式的宣傳教育,通過開展有獎知識競賽、不記名問卷調查等形式,把最新垃圾分類宣傳教育與資源再生、"兩新"工作理念緊密結合起來。繼續會同多部門聯合開展再生資源建設項目調研,參加中國再生資源協會各項活動,了解各地推動“兩新”工作落地和再生資源回收網絡建設情況。
(三)建立完善再生資源回收利用配套政策。行業主管部門要加快建立健全相關法規制度,屬地政府、街道在規劃用地、選址建設、資金支持、規范管理等方面應出臺相應扶持政策。市級層面應確保再生資源回收利用有法有規可依,扶持資金保障到位,同時加大后端再利用相關產業的培育和發展,暢通回收利用物流鏈,保障回收利用穩定、高效、可持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