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中旬,常熟市的智能液晶技術研究所展廳、中歐氫能技術創新中心、蘇州·中國聲谷展示中心入選首批江蘇省新質生產力科技館。
坐落于蘇州工學院(東南校區)的中歐氫能技術創新中心自2023年對外開放以來已吸引近6000人參觀,并先后斬獲蘇州市“推動數字經濟時代產業創新集群發展工作”先進集體、“常熟市科普教育基地”等榮譽。展館內清晰地陳列著氫能汽車內部架構、氫能無人機、氫能公交重卡等實物展品以及政企研學用氫能使用場景、常熟氫能產業鏈相關企業介紹。展館以“氫能革命,氫勢所趨”“氫能密碼,擎領時代”“氫能未來,零碳社會”“共創共贏,氫力所為”四大模塊為核心,圍繞氫能制、儲、加、用全領域,以“專業知識普適化+高精尖技術展示”為底層策劃邏輯,通過敘事性故事線串聯展項,并運用先進的360度多媒體沉浸式互動設計強化觀眾與產業、生活的連接,有效激發觀眾主動觀展的興趣。除科普功能外,中心還積極參與氫能行業標準制定,搭建行業交流合作平臺,為氫能產業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以“創新時代、智能液晶”為主題的智能液晶技術研究所展廳聚焦液晶在非顯示領域的研發成果與應用案例,全面展示液晶所的產業研發方向。展廳被劃分成液晶所發展歷程展示區、液晶知識科普區、技術產品展示區、應用場景模擬區等多個功能區域,通過專業講解、創新樣品展示、互動體驗等形式讓參觀者直觀地感受液晶技術的獨特魅力與廣闊應用前景,深入了解這一技術如何為相關產業創新賦能。
蘇州·中國聲谷展示中心通過各類設施設備生動地詮釋聲學技術創新對培育新質生產力的關鍵作用。在科研設備領域,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聲子晶體材料借助特殊結構設計實現對聲波的精準調控;新一代全消室采用創新平板式超構材料結構,在測試空間與背景噪聲控制方面實現雙重技術突破。在工業設備展區內,超聲氣體流量計憑借時差法測量技術實現高精度雙向流量測量,正逐步在能源貿易等關鍵領域替代傳統儀表;醫療設備展區的超聲手術刀系統依托高頻機械振動技術大幅提升手術的安全性與精確性,已在多家三甲醫院推廣應用。展館通過實物展示、互動體驗與案例解說相結合的方式,清晰地展現聲學技術創新如何推動產業升級、助力高質量發展。
江蘇省新質生產力科技館評選活動由江蘇省科學技術協會牽頭發起,旨在深度挖掘、整合全省優質社會科普資源,集中展示江蘇新質生產力發展前沿成果,推動新質生產力科普專項行動落地見效,為全省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注入科普動能。評選活動嚴格遵循“申報推薦—形式審查—專家評審”三級流程,從省內高校、科研院所、科技型企事業單位申報的眾多場館中優中選優,最終確定80家入選單位。
目前,常熟市入選的這3家新質生產力科技館均在全年工作日對外開放,市民可提前預約免費參觀,近距離感受前沿科技魅力,了解新質生產力發展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