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縣域經濟專業研究機構中郡研究所發布《第二十五屆縣域經濟與縣域發展研究報告》,揭曉第二十五屆全國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百強縣名單,張家港市位列全國第二。?
縣域經濟是縣域發展的物質基礎,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反映縣域經濟強弱。在本次研究評價中,中郡研究所利用政府工作報告和統計公報等公開資料,采用縣域經濟總量、均量、質量、速度和活力等基本指標,依據縣域經濟強縣指數,研究評價出全國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百強縣。?
近年來,張家港市著力構建“4+4+N”傳統、新興、未來產業體系,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傳統產業方面,相關龍頭主體憑借高額年度研發投入領跑區域民企,其中首條“超薄帶”生產線實現高效低碳突破,成為全球最大薄帶鑄軋基地。冶金、紡織、裝備制造等產業齊頭并進,通過數智化改造、高端化突圍,化解技術瓶頸,紡織產業去年利潤增長超60%;今年前三季度,高端裝備制造項目簽約量同比大幅增長;化工領域集聚多家世界500強相關主體,構建起全鏈條產業集群。新興產業持續茁壯成長,新能源、數字經濟等四大新興產業加速成型,氫能產業集聚主體超40家,相關主體領跑國內市場。依托多個高能級創新平臺,多家主體實現技術突破,打破國外壟斷,彰顯“高精尖”發展特質。同時,前瞻布局未來產業,人工智能+、航空航天等N條產業鏈多點開花,相關產業項目創造“當年投產當年盈利”紀錄,相關產業園算力規模居華東領先。無人機整機生產、大型液體運載火箭試驗等項目落地見效,汽車及零部件、人工智能等領域主體集群初具規模,搶占產業發展制高點。?
今年1至9月,張家港市地區生產總值達2424億元,同比增長5.4%,增速高于全國平均水平,與全省持平,總量在蘇州各區縣中位列第三,彰顯強大經濟實力和穩定發展態勢。投資方面,工業投資增速表現突出,1至9月工業投資218.3億元,增速高達14.6%,位列蘇州第二;基礎設施投資前三季度增速達到48.7%,同樣位列蘇州第二。此外,張家港市前三季度建筑業產值增速蘇州第三,商品房銷售面積增速蘇州第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