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全國唯一被中國商務部和德國經濟部共同授予的“中德企業合作基地”,太倉在“十四五”期間交出了一份亮眼的對德合作成績單。這座城市以產業項目“落地實效速度”賦能高質量發展,以生活服務“人文關懷溫度”凝聚發展合力,正從“德企之鄉”穩步邁向中德深度融合,加速崛起為中德經濟合作的重要樞紐與示范標桿。
歷經三十多年深耕,太倉已成為眾多德國企業來華投資的重要選擇。太倉將拓展對德合作的廣度與深度視為主動服務和融入國家發展戰略的關鍵著力點,緊抓德企重構產業鏈的契機,瞄準“隱形冠軍”及龍頭型、鏈主型、生態型德企,持續開展精準招商、強化引資力度,推進產業合作向縱深發展。“十三五”末,太倉德企總數達350余家,總投資額50億美元,年工業產值500億元。5年來,德企數量連續突破400家、500家大關。截至目前,太倉已匯聚德企超560家,總投資額超60億美元,年工業產值超670億元。其中,制造業德企數量占全國德企總數的10%以上。
隨著對德合作不斷深化,太倉與德國的交流已從經貿領域的“一枝獨秀”,拓展至科教、文旅、環保、公益、城市建設、社會管理等多領域“全面開花”的格局,讓中德融合變得可觀可感。
紅磚粉墻、尖頂塔樓,充滿歐洲中世紀復古風情的羅騰堡風情街,是太倉在“十四五”期間重點打造的文旅平臺與中德文化交流舞臺。這里匯聚了豐富多彩的德式生活場景,既能讓遠道而來的德國客商品味熟悉的家鄉風情,也能讓本地市民沉浸式體驗德式建筑美學與地道美食,實現“不出國門,盡享純正德式韻味”。這座融合德式服務理念的綜合性場所,已成為中德人士商務交流與生活休閑的重要平臺。
在更廣闊的合作領域,中德雙元制職教產業園為產業合作持續輸送專業人才;上海交通大學-弗勞恩霍夫城市生態發展創新平臺等科創載體相繼落地,為中德科技合作注入持續動能;拜仁足球體驗館、德國1886汽車餐廳等特色場所串聯起濃郁的德式生活圈,滿足德企人士多元生活需求;太倉啤酒嘉年華、“中德友誼杯”足球賽、乒乓球國際邀請賽、中德合唱展演等品牌活動常態化開展,不斷增進中德人民之間的友誼。
站在“十五五”即將啟程的歷史交匯點,太倉對德合作的藍圖愈發清晰。未來,太倉將致力于開創對德合作下一個“黃金30年”,以更高站位推進中德產業協同,持續豐富德式生活場景供給,不斷提升全球影響力,讓“德企之鄉”這塊金字招牌更加厚重、更具分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