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鎮人民政府,太倉港經濟技術開發區、太倉高新區、旅游度假區管委會,科教新城管委會,婁東街道、陸渡街道辦事處,市各委辦局,各直屬單位,健雄學院: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法》第十九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法實施條例》第十五條規定,為做好2023年度我市本級財政預算執行、決算草案以及其他財政收支情況的審計工作,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審計準則》第四十七條規定,市審計局制定了《太倉市2023年度本級財政預算執行、決算草案以及其他財政收支審計的工作方案》。現將該方案轉發給你們,請按要求做好相關工作。
太倉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4年4月18日
(此件公開發布)
太倉市2023年度本級財政預算執行、決算草案以及其他財政收支審計的工作方案
為高標準做好太倉市2023年度本級財政預算執行、決算草案以及其他財政收支情況的審計工作(以下簡稱“同級審”),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實施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審計準則》的相關規定和年度審計項目計劃安排,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審計目標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二十屆二中全會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審計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和考察蘇州重要講話精神,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以進促穩、先立后破,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對審計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新任務,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確定的年度目標任務,立足“審計機關首先是政治機關,審計監督首先是經濟監督”定位,聚焦財政財務收支真實合法效益主責主業,以高質量審計監督保障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在精心描繪中國式現代化太倉新圖景中更好發揮審計監督獨特作用。
二、審計對象和范圍
審計對象:市本級財政及其他部門預算單位、國有企業等,審計中將根據具體情況延伸審計相關行政、企事業單位。
審計范圍:一是2023年本級財政預算執行、決算草案及其他財政收支情況;二是市級部門一級、二級預算單位預算執行情況;三是重大政策措施貫徹落實跟蹤情況;四是重點民生事項、國有企業經營、國有資源管理等情況。審計期限為2023年度,必要時追溯其他年度。
三、審計內容和重點
(一)市本級預算執行和決算草案審計
1.重大財政政策落實情況。檢查降費政策、清理規范涉企收費情況,重點審查有無繼續收取已取消、停征、免征的行政事業性收費等問題;關注財政存量資金清理盤活、四本預算統籌力度、預算收入統籌情況,重點審查各類結轉結余等財政存量資金是否清理并統籌盤活安排保障重點領域和重大項目投入;關注落實政府過“緊日子”的情況,重點審查是否按要求壓縮一般性支出,是否存在違規建設樓堂館所等形象工程、面子工程問題;審查助企紓困情況,是否存在違規拖欠企業賬款問題。
2.財政預算管理及決算草案編制情況。關注預算編制、執行及調整的合規性,重點審查是否存在未按規定向人大及人大常委會報告的重大事項、預算編制交叉重復、追加預算使用效益不高等問題;關注零基預算改革落實情況,重點審查預算分配標準、項目庫建設與管理是否科學,支出績效評價是否科學、有效,評價結果是否有效運用;關注轉移支付資金撥付下達及預算執行情況;關注政府財務報告編報工作情況,重點審查政府財務報告編制主體的完整性和編報數據的準確性。審查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編制的規范性、國有資本經營收入的完整性和預算支出的科學性。審查社會保險基金預算編制、執行以及財務收支真實、合法情況,社保資金投資收益和國家政策的落實情況、存量社保資金盤活情況等。關注決算草案編制情況,重點關注決算草案編制范圍不完整、內容不細化、數據不準確、人為調整收支等問題。
3.財政收支真實、完整、合規情況。審查非稅收入、政府性基金等收入的真實性,重點關注有無應收未收、應繳未繳、存放國庫外脫離監管的問題,有無人為調節收入進度和稅收占比等情況;關注土地出讓及開發、土地出讓金收繳入庫情況;關注預算支出真實性,有無虛列支出、提前列支、以撥代支等調節預算執行率等情況;檢查預算項目細化情況及預算公開情況,關注預算項目不夠細化、公開不及時等問題。
4.財政專項資金使用管理和績效情況。了解市級財政專項資金管理制度、資金規模及分配管理情況;關注資金分配是否科學規范、下達和撥付是否及時、使用是否合規、支出進度有無遲緩、結余結轉是否及時清理盤活;重點審查相關部門、單位在項目申報、審查、評審中是否存在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以及違法違紀行為;關注財政和相關部門單位是否履行規定職責,項目支出績效評價是否公正公開透明,績效評價結果與預算安排和政策調整掛鉤,是否形成激勵約束機制。重點對對德合作、公共文化發展、文化旅游體育產業發展等相關專項資金的分配、使用和管理情況開展審計。
5.政府采購管理情況。以規范政府采購行為,防范廉政風險,營造公平公正的市場競爭環境為目標,重點關注政府采購預算編制審核情況,是否與部門預算審核有效銜接,是否存在無預算、超預算采購;關注采購執行的監管等情況,對參加政府采購活動的供應商、采購代理機構、評審專家是否有效監管,是否制定政策落實相關扶持政策;網上商城運行的合規情況,是否切實對供貨商、采購價格落實監管。根據蘇州市審計局工作方案上下聯動要求,重點對“鎮村服務外包”情況開展專題審計。
具體組織實施:由市審計局財政金融與行政事業審計科牽頭,負責對德合作專項資金審計,2月起實施,6月中旬提交審計結果;經濟責任與資源環境審計科負責公共文化發展、文化旅游體育產業發展專項資金,統籌利用文體廣旅局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成果,并匯總審計整改情況,5月底前提交審計結果。
(二)開發區預算執行方面審計
對港區、高新區2023年度預算執行和決算草案以及其他財政收支情況進行審計,重點審查一般公共預算和政府性基金預算編制和執行,摸清港區、高新區財政收支規模、結構和財力結余等情況,規范公務員工資津貼補貼工作的落實、一般性支出壓減、政府采購管理以及政府債券管理使用情況等,促進開發區進一步加強重點項目預算管理,防范債務風險。
具體組織實施:由市審計局企業審計與內部審計指導監督科負責高新區審計,市經濟責任審計中心負責港區審計,2月起實施,5月上旬提交審計結果。
(三)市級部門預算執行情況審計
對一級、二級預算單位2023年預算執行情況進行數據分析;對老干部局等5家部門預算執行情況,海關、邊檢2家單位財政補助資金使用情況進行現場延伸審計;結合部門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對工信局、人社局、住建局、商務局、文體廣旅局、衛健委、退役軍人事務局進行重點審計。重點關注預算執行的真實性、完整性、合規性,決算草案和政府部門財務報告編制、財政存量資金、國有資產以及政府采購等管理,落實政府過緊日子要求,關注規范公務員工資津貼補貼工作的落實、一般性支出壓減情況,“三公”經費和會議費、培訓費管理使用,部門全面預算績效管理和以前年度審計查出問題整改等情況。
1.部門預算執行和決算草案編制情況。一是關注部門預算編制的科學完整性、非稅收入征收合規性、預算支出的必要性。審查部門存量資金管理情況,是否存在結余或結轉資金未及時上繳等問題。二是關注部門政府采購管理情況,是否落實采購人主體責任以及政府采購促進中小企業發展政策,是否存在應實施政府采購項目未按規定進行政府采購等問題。三是關注部門預算績效管理情況,審查部門預算績效編制、日常監控、績效自評價及重點評價等執行情況。
2.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貫徹落實情況。重點關注公務支出和公款消費情況。一是關注是否存在借會議和培訓名義,安排宴請、公款旅游及其他與會議、培訓無關的參觀活動;超規格組織迎送活動和安排陪同陪餐等問題。二是關注公務接待清單制度建立和執行情況,是否存在接待無公函的公務活動和來訪人員等問題。三是關注公務用車配置和管理使用情況,是否存在超編制、超標準配備公務用車、長期租賃車輛等問題。
具體組織實施:由市審計局財政金融與行政事業審計科牽頭,負責商務局審計、2家單位現場延伸審計;固定資產投資審計科(農業農村審計科)負責住建局審計;經濟責任與資源環境審計科統籌利用文體廣旅局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成果;電子數據審計科提供數據技術支持,負責工信局、退役軍人事務局審計,統籌利用衛健委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成果;市經濟責任審計中心負責人社局審計、5家部門現場延伸審計,2月起實施,6月上旬提交審計結果。
(四)重大政策措施貫徹落實跟蹤審計
1.政府專項債券發行使用情況審計。結合預算執行和決算草案編制審計,圍繞推動中央和省重大決策部署貫徹落實,促進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根據蘇州市審計局同級審工作方案上下聯動要求,重點關注2023年政府債券分配、使用及相關項目建設、還本付息以及存量債務處置等情況,推動政府債券的規范化管理,提高政府債券資金使用績效。
具體組織實施:由市審計局財政金融與行政事業審計科負責,2月起實施,5月中旬提交審計結果。
2.穩外貿穩外資相關專項資金績效審計。根據省審計廳上下聯動要求,以促進外貿穩規模優結構,更大力度吸取和利用外資為目標,重點關注國家和省相關政策落實、專項資金預算編制、管理分配、使用和績效等情況,提出審計建議,促進資金更加規范有效使用。
具體組織實施:由市審計局財政金融與行政事業審計科負責,3月起實施,5月上旬提交審計結果。
3.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扶持資金專項審計。結合工信局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重點關注提升產業能級和企業質效,加快培育制造業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鼓勵扶持中小企業發展,深度推進企業“兩化融合”,鼓勵企業綠色集約發展五個方面,揭示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扶持資金各環節存在的問題,促進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
具體組織實施:由市審計局電子數據審計科負責,2月起實施,6月上旬提交審計結果。
4.生物醫藥產業政策補助資金專項審計。結合工信局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重點關注生物醫藥產業落戶企業生產設備投資獎補、營收上臺階獎補等方面,關注資金的使用效益和國家政策的落實情況,揭示資金管理、審核、撥付環節等存在的問題,促進生物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
具體組織實施:由市審計局電子數據審計科負責,2月起實施,6月上旬提交審計結果。
(五)重點民生事項審計
1.太倉市2023年度農貿市場建設改造情況專項審計調查。通過審計,了解我市農貿市場建設改造整體推進情況,重點關注相關鎮區農貿市場的建設裝修,各類市場設備、設施的采購安裝,市場內攤位的設置管理,市場運營的智慧改造等情況,反映農貿市場建設改造中存在的相關問題,并針對問題分析原因,提出建議,進一步促進農貿市場建設改造規范推進,保障項目建設、運營效果達到預期水平。
具體組織實施:由市審計局固定資產投資審計科(農業農村審計科)負責,2月起實施,6月上旬提交審計結果。
2.住宅專項維修資金審計。根據省審計廳上下聯動要求,以促進加強資金管理,保障住宅建筑物的安全和正常使用,提升居民居住水平為目標,重點關注相關政策落實,住房專項維修資金籌集、管理和使用績效等情況,提出審計建議,促進資金更加規范有效使用。
具體組織實施:由市審計局固定資產投資審計科(農業農村審計科)負責,3月起實施,5月下旬提交審計結果。
(六)國有企業審計
1.水務集團、城發集團國有資本經營情況審計。通過審計,掌握水務集團、城發集團2022年國有資本經營情況,了解水務集團、城發集團總體經營發展和財務收支情況,關注經營損益、薪酬管理、融資負債和擔保、對外投資、工程管理以及資產經營管理等情況,反映在國企發展中的成效與不足,推進水務集團、城發集團在財務制度、業務管理等方面全面協調發展。
具體組織實施:由市審計局企業審計與內部審計指導監督科負責,統籌利用水務集團、城發集團領導人員經濟責任審計成果,并匯總審計整改情況,5月底前提交審計結果。
2.市屬國有企業2020至2022年工程項目建設管理情況專項審計調查。通過審計,了解市屬國有企業2020至2022年工程項目建設管理情況,關注投資決策、建設程序履行、代建制執行等情況,反映工程項目管理中存在的普遍性和突出問題,并分析其產生的制度性、體制性原因,提出針對性意見,促進工程項目管理更規范,管理更完善。
具體組織實施:由市審計局固定資產投資審計科(農業農村審計科)負責,統籌利用上年度審計成果,并匯總審計整改情況,5月底前提交審計結果。
(七)國有資源審計
浮橋鎮自然資源資產管理和生態環境保護審計。通過審計,掌握浮橋鎮自然資源資產和生態環境保護等相關情況,了解自然資源資產實物量和生態環境質量變化、生態文明建設方針政策和決策部署及遵守自然資源資產相關法律法規貫徹執行、自然資源資產管理及生態環境保護目標任務完成等情況。關注環境修復和污染控制工作開展的有效性,重點關注自然資源開發利用的規范性。
具體組織實施:由市審計局經濟責任與資源環境審計科負責,2月起實施,6月上旬提交審計結果。
(八)上年度審計工作報告中未完成整改事項的跟蹤監督情況
堅持揭示問題和督促整改相結合,對同級審查出的問題,實施審計銷號管理,編制整改清單表,對問題進行“銷號”與“掛號”處理;對上年度同級審工作報告中未整改到位的問題,進一步加大跟蹤督查力度,完善問題整改掛銷號機制、整改督查機制及審計機關與相關部門之間的協調配合機制,確保審計整改取得實效。
具體組織實施:由市審計局財政金融與行政事業審計科牽頭負責,組織相關業務科室對未完成整改事項進行督促落實,全年跟蹤實施,6月中旬提交上年度同級審整改跟蹤監督情況。
四、審計工作組織安排
本次工作由市審計局同級審工作小組統一組織,堅持全市“一盤棋”觀念,積極做好“兩統籌”規劃,統籌審計事項,統籌審計資源,實行統一組織、統一計劃管理;相關業務科室分別成立審計組,制定相應的審計實施方案。各審計組按照要求及時開展審計工作,于6月上旬前向市審計局財政金融與行政事業審計科提交正式審計報告或審計結果;財政金融與行政事業審計科于6月下旬完成審計結果報告和審計工作報告初稿并提交同級審工作小組審議。市審計局于7月上旬完成審計結果報告并向市政府報送;7月中旬向市政府報送審計工作報告,并聽取本級政府行政首長意見后,報太倉市委審計委員會和蘇州市審計局審定;7月下旬按規定程序向市人大常委會報告;8月提請市政府召開常務會議部署查出問題的審計整改工作;11月底前向市人大常委會報告工作報告中查出問題的整改情況。
五、審計工作要求
(一)深入開展研究,提升審計成果。深入推進研究型審計,把“強研究、提質效”行動落實到審計工作各環節。各審計組要深入開展審前調查研究,綜合運用審計對象檔案研究成果,做實做細審計實施方案;要嚴格執行審計實施方案,客觀揭示風險隱患,準確反映存在的問題;要系統分析問題產生的原因,從制度機制層面提出審計建議,充分發揮審計的建設性作用。
(二)優化組織方式,加強統籌融合。堅持全市“一盤棋”觀念,加強與上級審計機關在審計項目和組織方式上的“融合”,對財政預算一體化系統數據進行集中分析,做好共性問題和數據模型的歸納。增強相關項目的統籌銜接,將預算執行審計與經濟責任審計、政策跟蹤審計、專項資金審計等同步部署、融合推進,實現“一審多項、一審多果、一果多用”;積極統籌國家審計、內部審計、社會審計資源,形成監督合力,提高審計監督成效。
(三)推動標本兼治,形成審計閉環。深入貫徹落實中央、省、市關于建立健全審計查出問題整改長效機制相關意見。各審計組要將審計發現問題、處理處罰、提出建議與被審計單位整改統籌考慮對同一類問題的定性依據和處理意見保持一致;壓實被審計單位的整改主體責任,強化整改督促措施,推動業務主管部門分析問題背后深層次原因,以完善治理制度推動解決普遍性問題,實現源頭治理,構建監督合力,推動審計整改成果轉化為治理效能。落實風險防范清單中的防范措施,一體推進揭示問題、規范管理、促進改革。
(四)依法文明審計,嚴守紀律規矩。牢固樹立法治觀念,強化法治思維,堅持依法、規范、文明審計,充分聽取被審計單位意見。各審計組要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嚴格遵守審計“八不準”工作紀律;要嚴格執行請示報告制度,審計中發現的重大問題和出現異常情況必須及時報告;要嚴格執行保密紀律,強化保密管理,未經批準,不得私自對外提供資料或通過微信、微博等發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