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政務公開 > 政府信息公開重點領域 > 規劃計劃 > 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 > “十四五”

      關于張家港市2023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24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的報告

      時間: 2024-01-10 09:15 來源: 張家港市人民政府 訪問量:

      ——2024年1月8日在市十五屆人大三次會議上

      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曹鷹飛

      各位代表:

      我受市人民政府委托,向大會報告張家港市2023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24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請予審議,并請市政協委員和其他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一、2023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

      剛剛過去的一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全市上下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緊扣“現代化建設先鋒年”工作主題,聚焦“123”年度目標任務,精準發力、攻堅克難,經濟社會平穩有序,高質量發展邁出堅實步伐。

      ——地區生產總值按可比價增長4%(預計數,下同);

      ——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8.2%;

      ——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3.5%;

      ——工業投資增長10%;

      ——進出口總額405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4.52億美元;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6.2%;

      ——研發支出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3.7%;

      ——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4.8%;

      ——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耗下降率、單位地區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率完成上級下達目標。

      具體來說,主要成效體現在以下五個方面:

      (一)聚焦項目驅動、創新發展,產業體系穩步優化

      轉型升級縱深推進。制定出臺《張家港市調高調輕調優產業結構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加快打造更具競爭力的現代化產業體系。工業經濟穩定運行,完成規上工業總產值超5600億元,技改投資占工業投資比重達68.5%、提高11個百分點。入選國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廠揭榜單位1家、工信部工業互聯網試點示范項目1個。飛翔醫藥產業園獲評蘇州首個醫藥產業園區(綠色制造),光束汽車取得國內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準入許可。現代服務業持續發力,第三產業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超51%、提高近3個百分點,獲評首批全國縣域商業“領跑縣”、省“兩業融合”發展標桿引領典型區域,前海(蘇州)跨境電商產業園正式開園,山姆會員商店張家港云倉上線運營。重點企業做大做強,沙鋼集團連續15年入圍世界500強,3家企業入圍中國企業500強,9家企業入圍中國民營企業500強,7家企業入圍中國服務業企業500強、總數列全省縣(市)第一。

      創新發展成果豐碩。首創縣域創新格次賦分機制,首發產業專家創新資源平臺,發行全國縣級市首單知識產權類資產證券化產品。新開工科創孵化載體超62萬平方米,新獲評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7家。有效高新技術企業達1078家,新增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4家、再創歷史新高,天兵科技獲評“中國獨角獸企業”、實現“零的突破”。7個項目獲得省科學技術進步獎,新增省關鍵核心技術(裝備)攻關項目3個。人才企業鍇威特登陸科創板,新增上市企業4家、累計34家,年內企業股權融資額超33億元。新增國家級人才計劃20名,其中1人入選國家“火炬計劃”;17人入選省“雙創計劃”,創業類數量列蘇州縣市第一。

      招商引資提質增效。聚焦“招大引強”,引進盛虹儲能、銳華科技2個超百億級項目,新簽約億元以上項目106個、總投資超900億元。引導外資集聚發展,鼓勵外企增資擴能、利潤再投資,杜邦生產基地、北爾旗物流等外資項目竣工投產。堅持量質齊升,完成科技招商項目1800個。深化招商體制改革,2個國家級開發區率先完成招商架構重組。堅持“項目為王”,沙鋼硅鋼、新強聯風電、采埃孚等10億元以上項目開工建設,信義光能、杉金光電、凡潤電子等10億元以上項目竣工投產。產業基金發揮作用,研究出臺QFLP基金方案,協同設立Pre-IPO基金、創未來基金、天使投資基金。

      (二)聚焦改革開放、融合發展,市場活力不斷釋放

      強化改革優服務。深化國資國企改革,成立張創投集團、產業發展集團、農業發展集團、城鎮發展集團。持續優化營商環境,落實證照分離改革,創新企業開辦一窗融合登記平臺;推進“審管執信”閉環管理,超220個政務服務事項在省內外182個城市“跨城通辦”;獲評國際化營商環境建設標桿縣(市)。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出臺推動經濟運行率先整體好轉55條政策措施;落實產業集群高質量發展扶持政策,扶持資金7.8億元。強化金融要素保障,蘇州綜合金融服務平臺年度新增授信120億元、新增放款超110億元。提升項目服務水平,發布重大項目“政企雙通道”一攬子激勵措施,制定重大產業項目全生命周期管理體系,實施重大項目“項目管家1+N”機制,廣大鑫盛二期等項目實現“五證兩書齊發”。

      區域協同促合作。深度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與上海臨港新片區、虹橋商務區等對接合作不斷深化,高水平運營“張家港上海高校協同創新交流中心”,穩定運行“大宗商品清算通”平臺。舉辦“江海聯動相約張家港”2023張家港(上海)招商推介會,簽約項目69個、總投資364億元。加強省內合作交流,落地全省首家中國江蘇人才創新創業大賽基地,打造“蘇州沿江產業創新帶人才區域協同體”。搶抓蘇錫聯動發展機遇,做好“澄張虞”一體化研究,謀劃建設江陰-張家港協作示范區。深化南北幫扶合作,實施36個援建項目,投入2.3億元協作資金,加強與鞏留縣、宿豫區、云陽縣等地協作共建。

      開放交流拓市場。打開國際招商新局面,招商團隊赴新加坡、德國、瑞士舉辦推介會。制定外貿企穩回暖政策,鼓勵企業參加各類境內外展會,廣交會參展企業數列蘇州第一。探索對外貿易新路徑,簽發RCEP優惠證6500份,數量位列全省縣級市第一,完成進出口總額405億美元。組建成立蘇州港張家港港區管委會及管理辦公室,成功運行張家港—上海港聯盟航線。3家企業獲全國二手車出口資質,超800輛二手車順利出海。穩妥有序開展境外投資,通過跨境并購、境外建廠等方式,提升全球布局能力,境外投資項目32個,中方協議投資額4.86億美元。

      (三)聚焦城鄉建設、協同發展,宜居品牌持續擦亮

      城市品質實現新躍升。編制城市更新規劃,啟動城市更新項目67個,完成老舊小區改造5個,標準化改造農貿市場5家,新增停車位3000余個,生活垃圾資源化利用率超80%。入選省首批城市公園綠地開放共享試點城市,建成口袋公園4個。構建完善綜合交通網絡體系,滬寧沿江高鐵開通運營,通蘇嘉甬鐵路穩步建設;346國道張家港繞城段主線貫通,東二環全速推進,南二環開工建設,西二環前期工作完成;張靖皋長江大橋加快建設。張家港站始發列車增至8列,可直達全國22個省(自治區、直轄市)、126個地級市、270個站點。太字圩港閘站改建工程、十一圩港河道整治工程順利完工。

      鄉村建設邁上新臺階。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建設高標準農田2.1萬畝;新增綠色優質農產品生產基地3.55萬畝,綠色優質農產品比重達80.13%;新增1.18萬畝“菜籃子”工程綠色蔬菜保供基地;“常陰沙大米”獲評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發布江海第一灣鄉村振興片區發展規劃,推進鄉村振興“4+N”示范片區建設。全面建設數字化鄉村,建成數字鄉村全景平臺、農業農村數字地圖。新增2家國家級示范社,善港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入選國家級生態農場。人居環境不斷改善,完成農房改善3222戶,新增3個省特色田園鄉村,一般類村莊全部建成特色宜居鄉村。肖家巷雙創中心入選全國最美鄉村文化空間(創新案例類)。

      文明善治走向新階段。高質量承辦全省文明創建和文明實踐工作現場推進會,發布全國縣級市首部《文明實踐志愿服務藍皮書》,2個項目入選全國學雷鋒志愿服務“四個100”先進典型、累計8個,新增1位“中國好人”、累計30人。成功舉辦東渡半程馬拉松,港城運動健兒在杭州第19屆亞運會上斬獲3金1銀1銅、創歷史新高。全民健心項目入選全國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優秀案例。長江文化節入選全國優秀群眾文化活動品牌(提名案例),沙洲優黃文化園獲評國家工業旅游示范基地。全面鞏固提升重點行業領域安全生產風險專項整治,生產安全事故起數、死亡人數分別下降28.6%、25%。市鎮村三級矛盾中心(站)基本建成。國防動員體制改革落地實施。

      (四)聚焦資源利用、綠色發展,城市形象更加靚麗

      環境治理有力有效。大氣環境保持穩定,PM2.5年均濃度為31.9微克/立方米,空氣優良天數比例達82.5%,沙鋼、永鋼、浦項全部完成超低排放改造。水環境得到優化,13個國省考斷面、19條通江支流水質優III類比例均達100%,完成71條劣Ⅴ類水體整治,新增城鎮污水處理提質增效達標區17個。建成縣鄉生態河道60公里、幸福河湖70條,一干河獲評省幸福河道建設示范工程。土壤質量繼續改善,推進“無廢城市”“無廢園區”“無廢集團”建設,重點建設用地安全利用率達100%。

      綠色降碳有序有度。積極推進省級首批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工作,《張家港市建立健全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工作方案》獲批發文。優化沿江綠色廊道,受保護濕地面積增加3.9萬畝,長江張家港段生態岸線占比突破55%;香山櫻海、雙山島濕地等6個景觀入選“長江百景”。著力構建綠色制造體系,關停退出熱電企業1家。新增國家級綠色工廠1家、綠色供應鏈管理企業1家。落實印染行業發展規劃實施方案,穩步推進印染集聚區、保留點建設。

      資源集約有為有成。獲評首批全國自然資源節約集約示范縣(市),節約集約綜合評價連續8年位居全省前列。建成用好用能權、排污權、用水指標“集中池”,收儲交易節能量6.8萬噸標煤,服務保障11個重大項目建設;“環境權益交易”案例被國家推廣。嚴格執行土地利用計劃,獲批新增建設用地3626畝,盤活存量空間4100畝,完成產業用地更新2500畝。強化節約用水管理,沙鋼集團、永鋼集團獲評國家級水效領跑者,新增9家省級節水型載體。

      (五)聚焦民之所向、和諧發展,民生福祉日益增進

      富民舉措均衡普惠。收入水平穩步提升,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7.2萬元、同比增長4.8%。城鎮新增就業1.9萬人,特困家庭畢業生就業率100%;減免企業失業保險費6.7億元,發放穩崗返還資金1.1億元;階段性降低職工基本醫保繳費費率。為企業減負3.4億元。啟用全國首個24小時不間斷“24365”零工驛站。落實強村富民行動,組建市村聯合發展公司,29家股份經濟合作社上榜全省首屆“百強股份經濟合作社”、數量全省第一,村均集體經營性收入達1708萬元。推進房票和貨幣化安置,發放房票1341張,新開工安置房74萬平方米,竣工200萬平方米。20個民生實事項目順利推進,完成投資17.39億元。

      社會保障更有力度。提高社會保障水平,新增參保人員5萬人。加強醫療待遇保障,全面實施職工醫保門診共濟保障政策、精準落實重特大疾病醫保和救助制度,職工和居民醫保住院政策范圍內報銷比例分別達89.5%、77.8%。發布全國首個工傷預防評價體系,實施差別化費率調整。新增住房公積金繳存職工4.61萬人。關愛“一老一小”,改造3家鎮級綜合養老服務中心,新建10家老年人助餐點;新增普惠托育機構11家,公辦幼兒園提供托位1715個,在全省率先成立未成年人關愛保護志愿者協會,市未成年人關愛保護中心入選民政部“護童成長”項目。

      公共服務健全完善。高標準通過全國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縣(市、區)、全國學前教育普及普惠縣(市、區)國家評估認定實地核查,梁豐高中順利通過首批立項建設的省高品質高中現場驗收。云盤小學沙洲湖校區等5所新建學校投入使用,新增學位4320個。急診醫學中心建成投用,兒童醫學中心完成升級改造,新增省中醫重點專科(建設單位)5個。市一院、市中醫醫院入選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省級試點。健康張家港建設獲評全國優秀案例。“5+2”館社研學項目入選文旅部基層公共文化服務高質量發展典型案例。

      總的來看,2023年我市經濟運行穩中有進、社會大局和諧穩定,但挑戰和問題不容忽視:一是受需求放緩、市場信心不足、大宗商品價格走低等影響,部分經營主體生產經營面臨一定壓力;二是新技術、新經濟、新業態有待加強,新舊動能轉換亟待提速,產業集群效應尚未顯現;三是受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影響,部分指標完成目標存在難度,地區生產總值、規上工業增加值、實際利用外資等指標不及預期。對此,我們將正視困難、直面挑戰、勇于擔當,以必勝的信心、創新的思維、扎實的舉措,切實補齊短板弱項,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新成效。

      二、2024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

      2024年是新中國成立75周年,也是實施“十四五”規劃的攻堅之年,經濟發展堅持“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先立后破”工作總基調。從國際看,開放合作創造機遇。全球經濟在疫情和地緣政治風險之后,仍處于修復階段,整體增速或有放緩。中國持續推進“一帶一路”倡議,深化與沿線國家和地區的經貿關系,積極拓展世界市場。從國內看,積極因素疊加共振。生產供給穩步回升,國內需求繼續恢復,居民收入和消費支出保持增長。隨著外資準入條件全面放寬、宏觀調控愈加精準,經濟恢復將持續鞏固。從我市看,增長動能不斷積蓄。擴大內需、房地產政策優化、一攬子化債方案、促進民營經濟等政策組合拳逐步發力,新能源汽車、新能源、智能裝備產業加速發展,產業體系現代化水平不斷提高,我市經濟發展動能持續增強。

      綜合考慮國內外宏觀形勢,結合我市發展實際,2024年全市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安排如下:

      ——地區生產總值按可比價增長5%以上;

      ——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同口徑增長4%以上;

      ——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5.5%;

      ——工業投資增長6.1%;

      ——實際使用外資、進出口總額穩中提質;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6%;

      ——研發支出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3.8%;

      ——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

      ——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耗下降率完成上級下達任務。

      (一)關于綜合質效預期目標

      地區生產總值按可比價增長5%以上。主要考慮:一是綜合研判宏觀形勢。隨著政策效力持續顯現,生產需求穩中有升,就業物價總體穩定,創新動能繼續成長,我國經濟延續回升向好態勢。二是貫徹落實上級部署要求。2024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關鍵之年,也是打造“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中國式現代化縣域先行區的奮進之年,設定GDP增速5%以上的目標,既符合“高質量發展突破年”工作主題要求,又體現張家港在全省、蘇州發展大局中勇挑重擔、爭作貢獻的擔當和作為。三是符合經濟發展潛在支撐,以調高調輕調優產業結構為牽引,產業規模持續擴大、結構更加優化,為經濟平穩增長奠定基礎。

      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同口徑增長4%以上。健全稅收協同共治機制,提升對企精準服務,支持優質項目落地,鞏固拓展財源基礎。提高非稅收入征管水平,加快推進國有資產資源集中管理和盤活利用,拓寬收入來源。兜牢基層“三保”底線,進一步壓減一般性支出,確保基層財政平穩安全運行。

      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5.5%、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增長3.6%。持續優存量、擴增量,支持冶金、化工、紡織等傳統產業企業深化“智改數轉網聯”,充分挖掘光束汽車、豐倍生物、中美超薄帶等新增長點項目潛力。統籌推進傳統產業煥新、新興產業壯大、未來產業培育,全力打造新能源汽車、新能源、先進材料、智能高端裝備、特色半導體、生物醫藥及高端醫療器械、數字經濟七大產業集群,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制造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穩中有升。

      工業投資增長6.1%。高水平鞏固招商成果,確保銳華科技、天齊鋰業、國恒裝備等項目開工建設,盛虹儲能、沙鋼硅鋼、國信沙洲等項目持續放量,永鋼新一鋼、大族激光、海鍋新能源等項目按期竣工,形成較強支撐。固定資產投資保持平穩,抓緊實施危舊房屋改造等項目,繼續做好房屋征收工作,編制保障性安居工程計劃、土地征收成片開發方案,為全市高質量發展提供用地等資源要素政策保障。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6%、限上批發業銷售額穩中提質。落實各級促消費政策,提振新能源汽車、電子產品等大宗消費,不斷釋放消費潛力。大力引育網絡零售、直播電商和在線新經濟企業,支持聯宏數字經濟產業園直播基地做大規模。提檔升級步行街等重點商圈,打造“一刻鐘便民生活圈”,促進消費資源下沉。密切關注糧油、鋼鐵、化工等重點行業情況,全力穩住批發業體量規模。做大做強現代服務業,營利性服務業營業收入增長4%。

      (二)關于創新發展預期目標

      研發支出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3.8%、有效高新技術企業1200家、科技招商項目2000個。持續拓展縣域創新格次賦分場景應用,一體化推進科技招商、企業培育、人才引育,加快壯大以“科技型企業”為核心的創新主體。深入實施“高企培育三年行動計劃”,加速組建“龍頭企業拉動、科創平臺牽動、高校院所驅動”三類主體為代表的創新聯合體,全力打造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的縣域樣板。

      (三)關于開放發展預期目標

      實際利用外資、進出口總額穩中提質。通過赴外招商、發展外資總部經濟、開展QFLP股權投資項目等多種方式,推動外資穩中有升。用好各級各類穩外貿政策措施,“一企一策”為外貿企業紓難解困。鞏固提升國家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范區建設成效,高效運營前海(蘇州)跨境電商產業園;深挖外貿“新三樣”出口潛力,做強二手車出口試點。

      (四)關于綠色發展預期目標

      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耗下降率完成上級下達任務。強化能效標桿引領作用和基準約束,推進鋼鐵、化工等重點行業節能降碳技術改造,支持重點區域、園區和企業積極開展碳達峰中和試點示范。

      空氣優良天數比例83%。加大重點工業企業、機動車排放及秸稈焚燒等重點大氣污染源的檢查力度,增強化工、噴涂等重點行業VOCs治理力度,推進柴油叉車清潔能源替代。

      (五)關于共享發展預期目標

      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做好就業增收工作,落實優化調整階段性穩就業政策,貫徹穩崗支持和擴崗激勵措施,發布高校畢業生崗位超3.5萬個,本市籍應屆畢業生就業率穩定在98%以上,特困家庭畢業生就業率100%。持續壯大村級經濟,開展強村富民幫促行動,創新村級集體經營模式,加強農村集體“三資”監管,力爭村均集體經營性收入超1800萬元。

      (六)關于安全發展預期目標

      安全生產水平,不發生較大及以上生產安全事故。圍繞“六個不發生”目標,強化危化品、冶金、消防、建筑施工等重點行業領域安全監管。持續推進監管體系數字化、智能化升級,充分運用“五位一體”平臺數據,完善工業企業風險動態管控和重點危險源監測預警兩大系統。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免费看|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日本| 亚洲日本中文字幕区| 无码国内精品人妻少妇蜜桃视频| 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日本| 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级|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 亚洲七七久久精品中文国产| 人妻无码中文字幕免费视频蜜桃| 亚洲AV无码国产丝袜在线观看| 最近2019中文字幕免费大全5|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人妖 | 无码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 久久亚洲中文字幕精品一区|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无码娇色 | 色爱无码AV综合区|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蜜桃 | 久久久久成人精品无码中文字幕 | 婷婷五月六月激情综合色中文字幕 | 毛片免费全部无码播放| 无码人妻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一国产一无码一日韩| 久久久网中文字幕| 中文字幕在线视频播放| 色综合久久精品中文字幕首页| 无码人妻精品中文字幕免费东京热| 免费VA在线观看无码| 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国产| 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在线观一| 国产精品va无码一区二区| 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国产| 色噜噜综合亚洲av中文无码| 精品无码AV无码免费专区| 久久久久成人精品无码中文字幕| 国产拍拍拍无码视频免费| 国产成人AV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人妻无码第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人妻无码一区二区色欲产成人| 日韩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东京热无码av一区二区| 免费一区二区无码视频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