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無小事,實事暖人心,2025年度常熟市民生實事項目新鮮出爐。
一、關心關愛“一老一小”
1.“幼有善育”幼托一體項目
統籌學前教育資源,加快推進幼兒園幼托一體化建設,增加托位數量,提供優質普惠托育服務。
2.青少年愛心暑托服務
采用“集中式課程化、分布式活動類、嵌入式行業性”相結合模式,面向6-14周歲青少年開展暑托服務,解決家長暑期帶娃難問題,引導幫助青少年安全、快樂、有意義地度過暑假。
3.“幸福頤養”養老服務能力提升
(1)因地制宜改造設立農村互助養老睦鄰點,加強智慧養老機構建設,提升農村和機構養老服務能力。
(2)統籌優化助餐點布局、提升運營質效,提高老年助餐服務質量和水平。
(3)為60周歲及以上有需求且經濟困難的失能、部分失能老年人建設家庭養老床位,提供居家養老上門服務。
二、完善醫療健康服務
4.優質醫療擴容提升工程
(1)實施常熟市二院東區門診樓改造工程,增設中醫綜合診療區,改造血透室等功能區。
(2)啟動海虞、董浜區域醫療中心建設。
(3)二級及以上綜合性公立醫療機構打造集導醫導診、檢查預約等多項服務功能的一站式服務中心,為患者提供全過程、便捷式、集約化醫療服務。
5.“老幼婦”健康關愛行動
(1)開展65周歲以上老年人免費體檢活動。
(2)免費開展新生兒疾病篩查;免費對在校二年級學生開展口腔健康教育、口腔檢查,提供窩溝封閉服務;免費為初中生接種1劑次麻腮風疫苗。
(3)免費開展適齡婦女“乳腺癌、宮頸癌”篩查。
6.生命安全救護網升級行動
(1)公共場所急救設施設備擴容提升,織密市域范圍內AED布局。
(2)組織開展公益性應急救護知識普及宣傳和急救技能培訓,重點培訓AED使用和心肺復蘇技能志愿者,增強防災避險意識和能力,提高市民自救互救技能。
7.“強體潤心”學生健康成長行動
(1)完善學生身心健康課程,保證學生在校足夠的戶外運動時間。
(2)完善初高中學生體質健康過程性管理和評價體系。
(3)打造校園足球、籃球等特色體育項目,提升校園體育賽事品質和吸引力。
(4)推進中小學勞動教育,實現中小學勞動教育實踐基地全覆蓋。
三、推進文體教育惠民
8.文體惠民行動
(1)文藝公益巡演。組織文藝院團、民營演出團體等走進文化廣場、商業集聚區、村(社區)文化空間等場所開展傳統戲劇、文化綜藝、評彈等公益演出。
(2)常熟市民藝術夜校。通過藝術夜校的形式,組織藝術輔導課程,課程包括樂器、聲樂、形體、健康養身等項目。
(3)戲曲、非遺進校園。組織文藝院團、非遺保護單位及非遺傳承人,走進中小學校,宣傳戲曲、非遺等傳統文化、技藝。
(4)組織精品體育賽事。舉辦職業籃球、馬拉松等精品體育賽事,承辦省、蘇州市青少年重要賽事,組織市民廣泛參與全民體育健身活動。
9.“暖心入學”擴大學位供給
(1)優化入學流程,為各類人才子女提供線上線下入學保障服務,提供足量公辦學位。
(2)優化入學轉學政策,切實保障外來用工子女入學轉學需求。
10.家庭教育進萬家
(1)依托常熟市家庭教育指導服務中心和“心尚琴川”陣地,為家長提供電話和面對面咨詢。
(2)對基層婦聯工作人員等家庭教育工作者進行培訓。
(3)開展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面向廣大家庭提供講座、研學、沙龍、輔導等活動和服務。
四、精準幫扶困難群體
11.“弱有眾扶”幫扶關愛行動
(1)開展殘疾人特別幫扶計劃,提升“殘疾人之家”管理運營和服務水平,推動殘疾人實現高質量就業。
(2)開展“點亮微笑”孤獨癥兒童關愛促進行動,免費開展兒童孤獨癥篩查,提高孤獨癥兒童康復服務水平,減輕家庭照護負擔。
(3)實施困境青少年兒童圓夢工程,征集并幫助困境兒童完成微心愿;對符合條件的青少年實施特定幫扶;幫助6-16周歲重點困難家庭青少年打造夢想小屋;走訪慰問困境青少年。
12.困難群眾醫保紓困行動
將醫療機構收支困難群眾自費費用占比納入醫保定點協議要求,逐步將困難群眾自費費用占比控制在10%以內。
五、改善群眾居住條件
13.老舊小區改造及環境提升工程
(1)實施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程,配套建設市政道路。
(2)完善部分拆遷安置小區基礎設施,增加停車位、增設電動車充電設施,對停車場、綠化、照明等設施改造維護。
(3)實施城中村(鎮中村)自主更新,整合資源對房屋、小區設施進行維修保養,改善居住條件,優化居住環境。
14.老舊電梯煥新工程
(1)制定《住宅老舊電梯更新改造項目實施方案》,優化并明確住宅電梯更新流程,重點支持使用15年以上的住宅老舊電梯更新改造。
(2)對醫院、商場等公共場所內投用時間長,使用頻繁、故障多發的電梯進行安全評估,提出診斷建議,指導督促電梯使用單位及時整改。
15.市政管網改造提升工程
(1)更新改造供水管網保障城鄉供水安全,新建排水管網解決污水收集處理能力區域不平衡問題,提升全市供排水設施運行質效及安全韌性。
(2)對老小區以及零星街巷燃氣管道升級改造,優化管道運行環境,有效延長管道使用壽命。
(3)擴大天然氣管網覆蓋面,新建老舊小區和農村地區天然氣管道,加快“瓶改管”進度,提升管道天然氣覆蓋率。
16.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
因地制宜開展村莊基礎設施建設提升和村莊環境長效管護,推動行政村連片打造,抱團發展,建設特色康居示范區。
六、優化便民服務措施
17.“職通常熟”就業服務促進行動
(1)精準推送就業政策、技能培訓和崗位信息;開展公益性招聘活動,擴大崗位供給;幫助退役軍人等重點群體穩定就業。
(2)針對“產業圖譜”精準赴高校招引高層次人才,圍繞產業發展需求培育技能人才,緩解就業結構性矛盾。
(3)常熟青年人才驛站為來常熟面試的本科及以上應屆畢業生提供3天2晚(最長14天)的免費住宿,同步提供就業指導、政策宣講、城市融入等一站式服務。
18.“菜籃子”提升行動
(1)實施集貿市場升級改造,城區有條件的集貿市場啟動適老化改造;整合資源搭設全市統一的集貿市場智慧監管平臺。
(2)推動綠色蔬菜保供基地建設,增強蔬菜保供能力。
(3)深化“農蔬直通車”產銷網絡建設,促進地產蔬菜產銷協同發展。
19.停車有位緩解停車難行動
(1)持續推進“分散式”收費泊位改造;利用零星地塊增設停車泊位;梳理謀劃立體停車樓和停車場建設計劃;梳理地上地下停車資源,推動錯時共享。積極回應市民訴求,保障群眾有位可停。優化停車收費和管理制度。
(2)挖掘停車難小區周邊及新建道路停車資源,緩解小區停車難問題。
(3)在實施小區改造及環境提升行動時,通過調整通道及綠化、挖掘零星空地等方式,因地制宜改造新增小區停車位。
20.全域友好城市建設行動
(1)建設暖心驛站,打造友好服務場景,為新就業群體、戶外勞動者提供全方面關愛服務。
(2)依托青年集聚的社區、人才公寓等,建設“青年友好、宜居宜業、普惠開放、共治共享”的青年發展型社區。
(3)選擇條件成熟、設備齊全的小區,進行適兒化改造,滿足兒童活動需要。
(4)建設集日常購物、文化交流、教育培訓、醫療衛生、養老服務、健身休閑等功能于一體的社區生活圈。
(5)加快推進業委會、物管會規范化建設,調動居民參與小區治理的積極性。
七、方便群眾暢通出行
21.立體交通網建設
(1)推進滬武高速擴建、海太長江通道等重大交通工程建設,實施相石路-任昆路連接線道路工程,啟動通蘇嘉甬鐵路常熟西站樞紐連接線工程。
(2)完善低空航線基礎設施,拓展與周邊地區低空航線和低空游覽航線。
22.優化提升交通服務
(1)完善充換電設施,在交通場站、道路沿線、鄉鎮板塊等相對薄弱節點,建設充換電設施,打造光儲充一體化電站;優化更新存量充電設施,增強充電體驗。
(2)結合公眾出行需求、公交運行監測等情況,優化常規公交線路,提升公交服務質量。
八、提升城市安全保障
23.城市安全能力提升工程
(1)統籌“1+2+N”安全培訓體系建設,開展板塊、企業、應急隊伍安全培訓,技能實操教學,普及應急技能知識。
(2)完善應急驛站和消防救援站點布局,增加應急驛站、消防救援站,提高應急救援和滅火響應效率。
(3)加強城市排水防澇通道建設,提升城區排水防澇能力。
(4)開展供電線路“樹線矛盾”隱患整治,實施電桿基礎加固工程和架空線絕緣化改造工程,推動配網線路提檔升級,增強電網抗風險能力。
(5)完善應急設施設備,增強應對汛期、臺風、雨雪冰凍等極端惡劣天氣能力。
24.校園安全提質行動
(1)優化保安隊伍結構,完善校園安全防護設施設備。
(2)強化學校應急演練,提升師生安全防范意識和自護能力;深化“1530”安全教育,強化“小手拉大手”行動。
(3)推進蘇州市“智慧安防校園三級標準學校”建設。
(4)開展校園周邊交通安全及路口風險隱患治理,保障學生交通安全,改善部分路口通行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