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面對復雜嚴峻的外部環境和超出預期的困難挑戰,吳江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市部署要求,堅持“穩”字當頭、“進”上發力,付出超常規努力,推動高質量發展邁出堅實步伐。上半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105.31億元;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48.56億元,增長20.1%。經濟社會發展呈現出工業穩、轉型快、消費升、外資外貿承壓前行、民生持續改善等特點,為完成全年目標任務打下了堅實基礎。
在全力加快經濟運行持續整體好轉上,全區上半年完成規上工業產值2397.81億元,增長4.6%,增速全市第二;完成進出口總額423.6億元,超額完成蘇州下達目標任務,固定資產投資、社零較一季度分別增長25%、18.6%。示范區算力調度中心、蘇大未來校區二期等一批高顯示度項目加速推進,43個省市重點項目全部開工,完成年度投資計劃66.7%,全市第一。億元以上產業項目簽約59個,其中10億級項目8個,包括2個50億級項目。“智改數轉”、質量工作、鄉村振興3項工作獲省真抓實干成效明顯地方督查激勵。
在堅定不移踐行重大國家戰略上,吳江高標準推進一體化示范區建設,恒力新材料一期預計年底全部投產,方廳水院、桑基魚塘以及蘇州南站、盛澤站和滬蘇湖、通蘇嘉甬鐵路建設加快推進,全國首個跨省域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揭牌成立;出臺吳江太湖新城建設實施方案及蘇州灣科技城、花港灣、高品質人才集聚區、交通互聯互通等“1+6”行動計劃;加強太湖生態保護,制訂《推進新一輪太湖綜合治理行動方案》,太湖湖體水質連續16年穩定Ⅲ類。
在著力推動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上,吳江區入選首批省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示范區培育名單,兩企業牽頭揭榜國家發改委、科技部“多主體全鏈條的創新聯合體機制”改革任務,全省僅此2家。4家企業入選蘇州首批“生態融合型創新聯合體”,數量全市第一。26家企業獲評第五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累計達61家,總數全市第二。上半年,全區高新技術產業產值1376億元,占比57.4%,同比提高5.3個百分點;新增上市企業2家、過會2家,累計33家。長三角工業互聯網平臺創新示范園區入選工信部試點,全省唯一;全國首個工業數據要素登記城市試點落戶。
在用心用情創造高品質幸福生活上,上半年城鎮新增就業1.43萬人,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萬元,增長4.7%。吳江扎實辦好十大民生實事項目,推動17個老舊小區改造,區中醫醫院新院正式啟用,蘇州九院與復旦大學附屬華東醫院、南京市第一醫院結對共建。蘇州大學與愛爾蘭皇家外科醫學院合作的國際創新藥學院入駐未來校區,楊嘉墀實驗學校等3所新改擴建學校投入使用,蘇州灣博物館、數字藝術館開館運營,松陵大道TOD全面竣工。我區新增省級特色田園鄉村2個,累計15個,全市第一;獲評省“萬企興萬村”行動先進典型縣,為蘇州唯一入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