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經濟高質量發展,為企業發展“松綁減負”。昨天(9月23日),蘇州市生態環境局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關于優化環境管理服務助力新質生產力培育和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
位于常熟市支塘鎮的欣達瑞精密塑膠(蘇州)股份有限公司近年來發展勢頭不錯,今年7月2日,公司“新建年產2000萬套益智積木及教育玩具項目”需要申請固定資產投資貸款,申請項目環評盡快審批。考慮到企業增產需求,蘇州生態環境部門材料審核后,將項目納入環評審批綠色通道,1天后就完成審批。7月10日,欣達瑞精密塑膠(蘇州)股份有限公司就“新建計算機零部件、新能源汽車精密零部件、模具研發生產項目”申請環評審批,生態環境部門主動將項目納入綠色通道,該項目扣除公示時間后,同樣僅用1個工作日完成審批。“一路綠燈,確實是快。”欣達瑞相關負責人朱海點贊說。
記者注意到,本次推出的《若干措施》提出了23項精準惠企務實舉措,涵蓋深化環評行政許可制度改革、支持加快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強化排污總量指標保障服務、優化環境執法和包容審慎監管、強化綠色金融等五個方面保障服務,全方位優化生態環境管理,降低企業治污成本,助力企業高質量發展。
蘇州市生態環境局副局長孫昕介紹,《若干措施》重點突出了“新”“實”“惠”三個特點。《若干措施》首次提出科學指導項目合理布局,支持新興產業壯大和未來產業培育,支持民營經濟和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發展,降低民營和中小微企業治污成本,支持化工園區建設“無廢園區”等舉措,全力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
在排污總量要素保障方面,蘇州市生態環境局每年拿出市級儲備庫15%的量,獎勵給環境質量排名前三或改善幅度前三的區縣;對納入國家、省、市重大項目清單的項目,由市級給予30%至60%不等的總量指標保障。對符合條件的生態環保項目給予“環保貸”“環保擔”“環基貸”等綜合金融服務支持,拿出“真金白銀”,助力企業順利落地、健康發展。
為讓企業真真切切得到實惠,有更多的獲得感,蘇州市生態環境局創新開展“兩證聯辦”,做優做寬重大項目綠色通道,全面推行產業園區規劃環評與項目環評聯動改革,重點對18個大類、37個小類的行業實行告知承諾制審批,將項目審批時限縮短到1日;提升優化環保自查自糾服務,減少企業環境違法風險;推進“綜合查一次”改革,實現“進一次門、查多項事、一次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