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和全國政協十四屆三次會議將分別于3月5日、3月4日在北京開幕。昨天(3月3日),在蘇州的全國人大代表和住蘇州的全國政協委員抵達北京,共赴春天的盛會,帶來春天的訊息。
今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謀劃“十五五”規劃之年,也是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蘇州代表委員深入基層走訪調研,多渠道了解民情民意,撰寫了高質量的議案建議和提案。他們一致表示,一定不辜負人民的期望和重托,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為發展謀大計,為興業獻良策,發出更多的蘇州“好聲音”,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貢獻智慧力量。
科技創新和區域發展是代表委員關注的焦點。全國人大代表、蘇州港集團太倉鑫海港口開發有限公司件雜貨操作部門機班大班長褚鋒提出了深化太倉港產城融合發展、激發中國生物醫藥創新活力兩項建議。全國政協委員、蘇州科技大學人文社科處處長、江蘇省決策咨詢重點研究基地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研究基地首席專家宋青的提案重點關注推進數字生態文明建設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跨省域高新區爭創國家高新區。
民生保障和教育醫療同樣受到代表委員的高度關注。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常熟世界聯合學院董事會主席、世界聯合學院中國理事會理事長王嘉鵬提出了關于建立健全孤獨癥全程支持服務體系的建議。全國人大代表,中衡設計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總工程師張謹提出了針對民生類工程訴訟設立公共保全賬戶及規范財產保全措施的建議。全國人大代表、張家港市永聯村黨委書記、永卓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副主席吳惠芳撰寫了完善無障礙設施建設標準和貫通異地退休職工體檢兩項建議。全國人大代表、蘇州大學黨委書記張曉宏提出了關于圍繞青少年健康成長加強社區體育設施建設的建議。全國政協委員、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血液科主任吳德沛帶來建立健全多層次保障體系賦能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將江蘇納入體外診斷試劑試點推動精準醫學發展等提案。
在文化傳承、城市更新和人才培養等方面,代表委員也積極建言獻策。全國人大代表、蘇州大學蘇繡藝術研究院名譽院長姚建萍提出了推進中國刺繡產業高質量發展、中國傳統刺繡技藝作為申報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候選項目兩項建議。其他的議案建議和提案還有修訂《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增值稅暫行條例》促進城市更新可持續發展、支持蘇州工業園區開展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試點、加快完善老年醫學人才培養機制應對老齡化社會挑戰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