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全市上下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全力推動穩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落地落實,前三季度全市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進中提質,供需關系持續改善,新質生產力加快形成,高質量發展扎實推進。
根據地區生產總值統一核算結果,前三季度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8483.8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6.0%,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99.1億元,增長2.3%;第二產業增加值8331.9億元,增長7.8%;第三產業增加值10052.8億元,增長4.4%。
前三季度全市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198.1億元,按可比價計算同比增長2.0%。秋糧長勢較好,有望再獲豐收。前三季度豬牛羊禽肉產量1.9萬噸,同比增長11.5%,其中豬肉產量1.8萬噸,增長16.7%。蔬菜產量155.1萬噸,同比增長0.5%。水產品產量9.0萬噸,牛奶產量3.0萬噸。前三季度全市地產生豬出欄22.1萬頭,同比增長14.9%;9月末地產生豬存欄18.0萬頭。農業品牌建設加快推進,蘇州大米取得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登記。
前三季度全市實現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34159.1億元,同比增長4.9%。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3%。全市35個工業大類行業中,行業增長面達68.6%,比上半年提高5.7個百分點。前六大重點行業實現產值22139.5億元,同比增長5.2%,其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汽車制造業同比分別增長9.9%、8.9%。新興動能加快壯大。前三季度高技術制造業實現產值12872.4億元,同比增長8.8%,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比重37.7%,比上半年提高0.6個百分點。高技術制造業對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增長貢獻率為65.4%,比上半年提高0.4個百分點。傳感器、集成電路、智能手機、醫療儀器設備及器械等高技術產品產量較快增長,前三季度同比分別增長76.1%、24.0%、12.5%和37.0%。產銷狀況持續改善。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產銷率96.4%,較上半年提高0.9個百分點。
前三季度全市服務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4%,服務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54.4%。1~8月全市規模以上服務業實現營業收入3936.4億元,同比增長10.5%,今年以來持續保持兩位數增長。規模以上服務業十個行業大類營業收入均實現正增長,其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營業收入同比分別增長14.3%和16.4%,合計拉動規模以上服務業營業收入增長6.2個百分點。文旅市場較為活躍。1~8月規模以上廣播電視電影和錄音制作業,旅行社及相關服務業,娛樂業營業收入同比分別增長36.9%、21.1%和19.9%。物流運輸平穩暢通。前三季度蘇州公路、水路、鐵路貨運周轉量同比分別增長5.4%、36.1%和6.8%;蘇州港貨物吞吐量、集裝箱吞吐量同比分別增長1.2%和6.0%;全社會快遞業務量同比增長19.5%。全市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9%,高于服務業增加值增速5.5個百分點。
前三季度全市完成固定資產投資4790.4億元,同比增長2.2%。工業投資拉動有力。前三季度完成工業投資1587.1億元,同比增長10.7%,高于固定資產投資8.5個百分點,拉動固定資產投資增長3.3個百分點。全市工業設備投資、工業技改投資同比分別增長6.3%、4.7%,分別高于投資增速4.1、2.5個百分點。高新技術產業投資增長較快。前三季度完成高新技術產業投資781.1億元,同比增長12.6%,高于固定資產投資增速10.4個百分點,其中航空航天制造業、電子計算機及辦公設備制造業、新能源制造業分別增長76.4%、57.9%和47.9%。
前三季度全市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418.5億元,同比增長5.0%。其中批發和零售業零售額6833.7億元,增長5.1%;住宿和餐飲業零售額584.8億元,增長4.3%。基本生活類商品銷售平穩,限額以上單位糧油、食品類,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商品零售額同比分別增長5.3%、12.0%。家電、汽車更新換代需求持續釋放,前三季度限額以上單位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商品零售額同比增長70.4%,新能源汽車零售額同比增長66.5%。全市限額以上單位通過公共網絡實現零售額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為13.4%,同比提高2.5個百分點。
前三季度全市進出口總額19115.8億元,同比增長7.9%,其中出口額11792.6億元,增長9.0%;進口額7323.2億元,增長6.1%。從貿易方式看,前三季度一般貿易進出口額8161.8億元,占進出口總額比重42.7%,高于加工貿易0.7個百分點。從貿易主體看,前三季度民營企業進出口額7396.4億元,同比增長10.3%,高于進出口總額增速2.4個百分點。從主要商品看,前三季度機電產品進出口額14362.4億元,同比增長11.3%,占進出口總額比重75.1%。其中集成電路進出口額同比增長28.4%,拉動全市進出口總額增長4.7個百分點。
前三季度全市金融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0%。9月末,全市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余額54111.9億元,同比增長3.4%,其中住戶存款余額21869.5億元,增長12.5%;金融機構本外幣貸款余額55760.2億元,同比增長7.5%,其中小微企業貸款余額13459.5億元,增長18.5%。前三季度全市新增境內外上市公司5家,境內外上市公司總數達265家,其中境內上市公司218家,居全國第五;科創板上市公司總數55家,居全國第三。
前三季度全體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9111元,同比增長4.5%。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6291元,增長4.2%;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805元,增長5.5%。
前三季度城鄉公共服務支出1526.0億元,同比增長4.0%,城鄉公共服務支出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比重達81.9%,比上半年提高0.2個百分點。
前三季度市區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同比上漲0.2%。從八大類商品及服務價格看,衣著類價格上漲2.9%;居住類價格上漲0.4%;生活用品及服務類價格上漲1.2%;教育文化和娛樂類價格上漲0.1%;醫療保健類價格上漲3.8%;其他用品和服務類價格上漲4.9%。食品煙酒類價格下降1.0%;交通和通信類價格下降2.3%。9月份市區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同比上漲0.5%。
總的來看,前三季度隨著各項穩增長促發展政策效應逐步顯現,全市經濟運行持續恢復,發展質效穩步提升。但也要看到,當前國際環境更趨復雜,國內需求仍顯不足,經濟持續回升向好的基礎仍需鞏固。下階段,全市將繼續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落實中央“兩重”“兩新”政策部署,更大力度擴大投資、提振消費、穩定外貿外資和房地產市場,持續釋放政策效應,激發市場活力,積蓄內生動能,切實鞏固和增強經濟回升向好態勢,推動全市經濟持續平穩健康發展。
附注:
(1)水產品產量數據來源于市農業農村局;鐵路數據來源于蘇州火車站;交通數據來源于市交通局;郵政快遞數據來源于市郵政管理局;進出口數據來源于蘇州海關;金融信貸數據來源于中國人民銀行蘇州市分行;上市公司數據來源于市委金融辦;城鄉公共服務支出數據來源于市財政局;豬牛羊禽肉產量、牛奶產量、生豬存欄出欄、居民消費價格、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數據來源于國家統計局蘇州調查隊;其他數據均來源于市統計局。
(2)部分數據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總計與分項合計不等的情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