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全市上下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江蘇、蘇州工作重要講話精神,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力穩生產、抓項目、擴內需,宏觀政策“組合拳”效應持續釋放,生產供給量質齊升,內外需求協同發力,新動能培育壯大,首季經濟起勢有力,實現良好開局。
根據全省地區生產總值統一核算結果,一季度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6095.68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6.0%。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29.75億元,增長6.7%;第二產業增加值2615.98億元,增長6.7%;第三產業增加值3449.95億元,增長5.4%。
農業生產穩定增長,畜牧業生產形勢良好。一季度,全市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58.9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5.5%,其中種植業產值增長8.5%,畜牧業產值增長12.8%。小麥苗情總體穩定,糧食生產有序推進。一季度豬牛羊禽肉產量0.64萬噸,同比增長3.3%,其中豬肉產量0.59萬噸,增長2.9%。蔬菜產量49.99萬噸,同比增長2.9%。水產品產量3.34萬噸,同比增長1.4%。3月末全市生豬存欄20.25萬頭,同比增長8.0%。
工業生產穩中有升,先進制造引領增長。一季度,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6%,增速比1~2月提高0.2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11130.4億元,同比增長5.8%。前六大重點行業實現產值7264.4億元,同比增長6.1%,拉動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增長4.0個百分點。其中電子信息業、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產值分別增長8.3%和7.1%。制造業向高向新發展。全市規模以上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同比增長7.5%,增速高于規模以上工業產值1.7個百分點;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產值比重達56%,同比提高1.4個百分點。高技術產品產量增長較快。服務機器人、光伏電池、工業自動調節儀表與控制系統、傳感器、醫療儀器設備及器械等產品產量分別同比增長165.0%、40.6%、33.0%、75.9%和20.7%。
服務業較快增長,現代服務業活力增強。一季度,全市服務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4%,其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增加值分別同比增長8.5%、8.5%和10.2%。1~2月全市規模以上服務業營業收入1031.8億元,同比增長11.6%,其中高技術服務業營業收入增長9.5%。文旅市場持續活躍。1~2月全市規模以上旅行社及相關服務營業收入同比增長21.4%,文化、體育和娛樂業營業收入增長24.8%。一季度全市電影票房、觀影人次分別同比增長49.9%、43.8%。物流運輸提速升級。太倉港完成貨物吞吐量7037.55萬噸,同比增長12.6%。全市快遞業務量9.68億件,同比增長26.1%,實現快遞業務收入75.9億元,增長9.3%。
市場消費平穩增長,政策效應持續顯現。一季度,全市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306.1億元,同比增長2.9%,增速比1~2月提高2.2個百分點。民生剛性消費增長良好。全市限額以上單位糧油食品類、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日用品類商品零售額分別同比增長14.5%、16.0%和20.8%。“以舊換新”政策持續顯效。限額以上單位可穿戴智能設備、能效等級為1級和2級的綠色家電、智能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商品零售額同比分別增長64.3%、58.5%和25.5%。消費新業態保持活力。全市限額以上批發零售業通過公共網絡實現零售額同比增長6.4%,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達16.2%。
固定資產投資保持穩定,工業投資有力推進。一季度,全市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557.3億元,同比增長4.8%。工業投資拉動作用突出。工業完成投資535.5億元,同比增長23.1%,其中電子信息業、通用設備制造業投資分別增長29.0%和44.6%。工業投資占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較去年同期提高5.1個百分點。大規模設備更新政策加力推進,設備購置投資保持高增速,一季度全市設備工器具購置投資同比增長36.9%。重點項目拉動有力。億元以上項目完成投資額同比增長7.9%,拉動固定資產投資增長3.9個百分點。高新技術產業投資253.3億元,同比增長19.5%,拉動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8個百分點,其中航空航天制造業、新材料制造業、新能源制造業投資分別增長26.5%、62.1%、99.7%。高技術服務業投資增長22.8%,其中研發與設計服務、信息服務投資分別增長34.1%、26.9%。
對外貿易增速加快,高新技術產品出口拉動明顯。一季度,全市實現進出口總額6325.2億元,同比增長7.3%,增速比1~2月提高2.9個百分點。其中出口總額4031.7億元,增長11.5%,進口總額2293.5億元,增長0.6%。一季度,全市內資企業進出口2713.1億元,增長8.4%;外資企業進出口3611.4億元,增長6.4%。新興市場不斷拓展。對“一帶一路”國家出口增長17.9%,占全市出口總額的比重達40.1%,同比提高2.2個百分點。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增勢良好,出口額同比增長9.5%,集成電路出口額增長28.2%,分別拉動出口額增長4.7和2.5個百分點。
金融信貸穩健增長,資本市場穩步擴容。3月末,全市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余額56989.0億元,同比增長0.1%;金融機構本外幣貸款余額58973.4億元,同比增長6.3%。其中制造業本外幣貸款余額超萬億元,達10629.6億元。一季度全市新增境內外上市公司3家,累計達268家,其中境內A股上市公司220家;新增科創板上市公司2家,累計57家。
居民收入穩步提高,民生保障繼續改善。一季度,全市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042元,同比增長4.7%,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201元,增長4.5%,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273元,增長5.2%。一季度全市城鄉公共服務支出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比重達79.6%。一季度城鎮新增就業8.52萬人。一季度,市區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同比下降0.9%,八大類消費品價格“六降二升”,其中食品煙酒價格下降1.6%,衣著價格下降1.6%,居住價格下降1.0%,生活用品及服務價格下降1.3%,交通和通信價格下降2.1%,教育文化和娛樂價格下降1.1%,醫療保健價格上漲4.0%,其他用品及服務價格上漲5.7%。
總體來看,隨著各項宏觀政策繼續發力顯效,一季度全市經濟穩中有進,開局良好。但也要看到,當前國際環境更加錯綜復雜,有效需求仍顯不足,經濟持續回升向好基礎還需夯實。下階段,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江蘇、蘇州工作重要講話精神,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有效落實宏觀經濟政策,充分激發經濟主體活力,加快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轉型深度融合,不斷強化內生發展動力,更高水平推動開放創新,全力以赴優存量、擴增量、防變量,以高質量發展應對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