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張家港市文化活動多點開花,全年精彩不斷。優質的文化產品與服務供給,其核心在于人才。張家港市持續重視文化人才培育工作,通過“送”“請”“走”三步棋,為多層次全方位推進人才隊伍培養奠定基礎。
多措并舉培育文化人才。張家港市通過“送”政策、送人才至高校和國家級平臺深造,培養了一批文化領軍人才、重點人才和拔尖人才;通過“請”政策,全職或柔性引進文化文藝專家,破解文藝精品創作和文化教育合作中的發展難題;通過“走”出去,組織人才參加全國、省、市各級比賽和演出實踐,提升專業水平,培養高素質文化人才隊伍。
此外,張家港市還健全哲學社會科學教學科研骨干培訓研修制度,實施“1+6+X”基層理論宣講骨干孵化工程,開展“五彩菁英”青年成長營2.0,成立文藝名家工作室,開展名師帶徒活動,全面提升文化人才的綜合能力素質。一批新文藝群體組織蓬勃發展,各類展覽、培訓班等活動接連不斷,為文化人才提供了組織和歸屬,注入了全新活力。
文化人才隊伍不斷壯大。在系列措施的推動下,張家港市文化人才“蓄水池”逐漸充盈。2024年,張家港市新增國家級會員6人、省級會員15人、蘇州級會員26人;新聘社科專家8位,社科專家庫成員增加至18人。這些人才為推進張家港市文化強市建設提供了澎湃動力。
文化精品成果豐碩。伴隨著人才隊伍的壯大,越來越多的文化精品在張家港市這片沃土上生根發芽、開花結果。張家港市成為全國首個贏得牡丹獎獎項“大滿貫”的縣級市,3個項目入選2024年度國家藝術基金資助項目,小品《瓜》獲評第17屆華東六省一市戲劇小品大賽大獎(最高獎),少兒錫劇《孟姜女過關》《雙推磨》斬獲2個“江蘇省小梅花優秀集體節目”稱號,河陽山歌《蒔秧歌》榮獲第三屆長三角民歌邀請賽“最佳傳承獎”。此外,中日首次合作創排的說唱組曲《東渡》完成首輪海內外巡演,擦亮了張家港市文化“出海”名片。
張家港市已初步構建了人才引進、培養、儲備三個維度齊頭并進的文化人才培育體系。未來,張家港市將持續打造文化人才集聚的“強磁場”,讓市民享有更加充實、更為豐富、更高水準的精神文化生活,為文化強市建設提供堅實的人才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