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中旬,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公布2025年度(第三批)江蘇省城市更新試點項目名單及實施城市更新行動可復制經驗做法清單(第三批),常熟市“西涇岸歷史文化街區保護更新利用項目”及“創新采用使用權集中方式實現權屬歸集”相關經驗做法入圍,標志著常熟市深入實施城市更新行動、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再添生動實踐。
西涇岸歷史文化街區保護更新利用項目實施范圍北至虞山大戲院,南至趙園·曾園,東至東面店弄,西至西面店弄。項目的實施以提升街區百姓的獲得感、安全感、幸福感為方向,旨在通過提升房屋居住質量、完善基礎設施、優化公共空間、引入功能業態等手段強化對核心區的保護修繕與活化利用,在改善人居環境的同時多元探索現代生活和傳統文化的有機結合,打造以居住為主,集高端度假、傳統文化浸染、稀缺園林資源沉浸式體驗于一體的,具有常熟特色的共生型宜居歷史街區。其中,對位于街區核心區域的文保控保建筑、傳統院落的修繕已基本完成,景觀及內裝施工正在進行;街區環境整治提升工程和大戲院地塊項目正在施工,預計今年年底將完成主體結構封頂。
自2020年底啟動城區歷史街區整理更新試點工作以來,常熟市按照“政府引導、市場主體和居民共同參與”原則,以小規模院落試點為切入點,在全省首創“房屋使用權集中”概念,在西涇岸歷史文化街區率先實踐。區別于傳統征收模式,該項目創新采用使用權集中方式實現權屬歸集,在維持房屋產權結構不變的前提下,聚焦安全隱患突出,轉租率、空置率高的房屋,通過與居民簽訂房屋使用權流轉協議,形成“居住”和“活化”兩類建筑院落,其中“居住”類修繕后用于街區原住民居住,“活化”類則用于市場化運作和產業更新,在保障原住民居住需求的同時有效規避產權糾紛與財政壓力,盤活存量資源,實現社會效益最大化。
古城的保護與更新是一項承載歷史、關乎民生、鏈接未來的系統性工程,是破解城市發展瓶頸、滿足群眾美好生活向往的關鍵舉措。住建部門將以西涇岸歷史文化街區“省試點”“省經驗”雙入選為動力,積極順應國家政策導向,回應民生期盼,持續做好古城保護“續、多、新”三篇文章,加快歷史文化街區保護和城市更新步伐,科學編制城市更新專項規劃,精準實施城市更新項目,力求擦亮歷史文化名城“金字招牌”,為建設更高品質“江南福地”貢獻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