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縣級市(區)人民政府,蘇州工業園區、蘇州高新區、太倉港口管委會;市各有關部門和單位:
為貫徹落實中央、省有關決策部署,持續鞏固疫情防控成果,統籌推進春節期間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鼓勵各縣級市(區)出臺留工穩崗、暖心惠企政策,強化精準服務指導,全力保障企業有序生產,確保“防疫情、促發展”兩不誤,實現2022年一季度“開門紅”,特制定以下指導意見。
一、集中推出系列暖心活動。面向外地留蘇職工,進一步加強公共服務產品供給。各級工會系統通過“蘇工惠”等線上服務平臺發放新年禮包;向快遞員等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群體贈送“冬日暖心包”;針對春節期間留蘇外來職工開展形式多樣的送溫暖活動;工會場館有計劃地向外地留蘇職工開設免費專場。為外地留蘇職工提供豐富多彩的文旅“大餐”,推出新春文旅惠民系列活動。春節期間,外地留蘇職工可免費乘坐公交、軌道交通等公共交通工具,參觀國有景區和部分場館給予一定優惠,鼓勵影院推出面向外地留蘇職工的優惠活動。鼓勵電信、移動、聯通運營商為留蘇人員提供流量禮包等服務。外地留蘇職工春節期間在蘇州工作的,凡申請參加2022年蘇州市流動人口積分管理(含積分落戶、積分入醫、市區積分入學)給予15分加分。開展年貨節等形式多樣的促消費活動,做好市場保供,充分體現城市溫度和人文關懷。(責任單位:各縣級市<區>人民政府<管委會>,市委宣傳部、市總工會、市文廣旅局、市園林綠化局、市交通局、市公安局、市教育局、市醫保局、市商務局、電信蘇州分公司、移動蘇州分公司、聯通蘇州分公司)
二、鼓勵實施重點企業穩崗獎勵。各縣級市(區)可根據本地實際情況,出臺相關重點企業穩崗獎勵政策,鼓勵企業春節期間正常生產經營。鼓勵各地在指導企業在做好春節期間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按照生產經營實際需要,采取發放“留崗紅包”、改善就餐條件、就近安排文娛活動等措施,以崗留工、以薪留工,將外地職工特別是原籍在中高風險地區的職工留蘇過春節。開展外地留蘇困難職工走訪慰問,對符合條件的給予適當補助。(責任單位:各縣級市<區>人民政府<管委會>)
三、激勵企業加大留人引人力度。發揮失業保險穩就業作用,繼續延續用人單位和職工失業保險繳費比例總和階段性降至1%的現行政策,實施至2022年4月30日。對不裁員或少裁員的參保企業,可按規定對其上年度實際繳納失業保險費給予一定比例返還。對重點企業留蘇外地職工可給予適當慰問補貼。對1~2月份吸納首次來蘇就業人員,且與其簽訂1年及以上勞動合同并連續參加社會保險3個月及以上的重點企業,各地可給予企業一定標準的來蘇就業補貼。(責任單位:各縣級市<區>人民政府<管委會>,市人社局、市財政局)
四、多措并舉開展技能培訓。鼓勵各地支持重點企業在1月15日至3月15日期間組織職工參加項目制線上培訓,結合生產實際需求融入崗位技能、安全生產、職業道德和疫情防控等培訓內容。對于在各級人社部門認可的“職業技能培訓網上平臺”學習不少于24課時并考核合格的,按照每人300元標準給予企業培訓補貼。企業可以充分利用春節前后職工集中休息期間,加強職工職業技能培訓,對企業組織開展崗位技能提升培訓的,各地要及時按規定發放培訓補貼,滿足企業高質量用工需求。支持企業開展崗前培訓,對簽訂勞動合同入職不超過1年的新錄用職工,按照每人300元標準給予企業培訓補貼,鼓勵企業自主組織或委托機構采取線上培訓模式開展崗前培訓。(責任單位:各縣級市<區>人民政府<管委會>,市人社局、市財政局)
五、強化人力資源供給保障。充分利用“就在蘇州”線上求職招聘服務平臺,聚合全市企業用工需求信息,提供求職招聘、勞動維權、技能培訓等“一站式”服務,促進供求便捷精準高效。對人力資源服務機構成功推薦符合條件的失業人員、就業困難人員并實現穩定就業的,分別給予1000元/人、1500元/人的職業介紹補貼。鼓勵有組織開展勞動力供給,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在1~2月份為我市重點企業輸送外來勞動力達一定規模,按規定簽訂勞動合同并連續參加社會保險3個月及以上的,可給予機構一定標準的來蘇補助,并按照省內、省外交通情況適當給予機構來蘇交通補貼。對參加各級人社部門組織開展赴外人力資源合作對接的人力資源服務機構,根據對接合作實效,經評估給予一次性補助。(責任單位:各縣級市<區>人民政府<管委會>,市人社局、市財政局)
六、切實保障職工合法權益。企業應遵守工作時間和休息休假法律規定,對于法定節假日和休息日加班的職工,應按規定支付加班工資或安排補休。支持受疫情影響導致生產任務不均衡的企業申請實行綜合計算工時工作制度。(責任單位:市人社局)
七、全力以赴做好企業服務。深化“專線+專窗”融合運行,圍繞在蘇企業關心的服務事項,為企業提供個性、專業、精準服務,不斷提升服務成效。依托“12345”服務熱線、“寒山聞鐘”論壇平臺等,不斷提升監管效能。(責任單位:各縣級市<區>人民政府<管委會>,市行政審批局)
八、精準高效保障要素供給。持續實施生產要素保供監測預警,深入開展隱患排查,確保企業水、電、煤、油、氣、通信、運輸等生產要素平穩有序供給。進一步優化春節期間電力營商環境,面向因擴大產能需電力增容的企業實施特快接電,落實特殊時節欠費不停電承諾。切實加強交通運輸服務保障,著力維護關鍵產業鏈、供應鏈和防疫物資等物流暢通。(責任單位:市發改委、市住建局、市交通局、市水務局、市商務局、市通管辦、蘇州供電公司)
九、嚴格落實疫情防控要求。堅持“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總策略,強化人員安全有序流動,科學精準做好疫情防控,最大限度減少對群眾生產生活的影響。制定春節期間防控預案,做好重點人群新冠病毒疫苗接種工作,加強核酸檢測能力儲備,做好防疫物資保障工作。要求企業做好離蘇、返蘇職工排查登記,按照疫情防控要求嚴格執行核酸檢測、隔離觀察等,對人群密集場所嚴格落實通風、消毒等防控措施。(責任單位:市疫情防控指揮部辦公室、市衛生健康委、市商務局、市發改委、市工信局)
十、抓緊抓實春節期間安全生產。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深入開展春節期間安全生產專項整治,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和管理制度,狠抓特種設備、建筑施工、危險化學品、交通運輸、城鎮燃氣等重點行業領域安全監管,堅決遏制重特大事故發生。密切關注轄區、行業領域內企業單位和場所動態,落實應急隊伍值守和應急物資,做好突發情況應急處置工作,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責任單位:各縣級市<區>人民政府<管委會>,市安委會各成員單位)
說明:
1.本意見所稱“外地職工”,是指非蘇州市域戶籍在蘇企業職工。“外地留蘇職工有效證件”,包括身份證、居住證等有效證件,具體由主管部門確定。
2.本意見涉及公共服務費用減免所稱“春節期間”為2022年1月31日至2月6日。
3.本意見所稱“重點企業”具體由各地結合實際情況研究確定。
4.本意見由相關主管部門負責解釋,各地和市級各有關部門可根據本指導意見制定具體實施細則。
蘇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1年12月28日
(此件公開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