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國務院《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和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財政部、人民銀行《關于健全住房公積金信息披露制度的通知》(建金〔2015〕26號)的規定,現將蘇州市住房公積金2021年年度報告公布如下:
一、機構概況
(一)住房公積金管理委員會:
住房公積金管理委員會有17名委員,2021年召開2次會議,審議通過的事項主要包括:
1.第四屆五次全體會議審議了市公積金中心《關于蘇州市2020年住房公積金歸集使用計劃執行情況和2021年住房公積金歸集使用計劃草案的報告》《關于蘇州市2020年住房公積金財務收支計劃執行情況和2021年住房公積金財務收支計劃草案的報告》《蘇州市住房公積金2020年年度報告》《蘇州市靈活就業人員參加住房公積金制度試點實施方案》《通報表揚公積金擴面成績突出單位并召開全市公積金擴面工作總結暨部署靈活就業人員參加公積金制度試點工作會議相關情況》《支持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既有多層住宅加裝電梯提取使用住房公積金》《蘇州市住房公積金支持租賃住房發展實施辦法》《調整我市住房公積金租房提取額度》《其他住房基金形成的長期掛賬轉入住房公積金增值收益》以及《蘇州市住房公積金異地個人住房貸款實施細則》,書面審閱了《關于2020年度住房公積金業務的審計報告》和《關于2020年度住房公積金管理費用使用的審計報告》。
2.第四屆六次全體會議替補了管委會委員,書面審閱了《全市住房公積金“十三五”工作情況專題報告》《關于上半年住房公積金有關情況的匯報》,聽取并審議了市公積金中心《蘇州市住房公積金“十四五”規劃要點》《關于進一步加大鎮(區)街道住房公積金工作支持力度相關措施的報告》,追補審議了《關于蘇州市2021年度住房公積金繳存基數的調整方案》。
(二)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
蘇州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下稱市中心)為直屬蘇州市政府不以營利為目的的公益一類事業單位。中心內設9個職能處室,另設機關黨委和機關紀委。在所轄四個縣級市、五個區設置9個分中心和1個管理部。其中,吳江分中心同時掛牌“蘇州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分中心”。從業人員276人,其中,參公管理人員117人,公益性崗位人員71人,服務外包人員88人。
(三)蘇州工業園區相關概況:
1.蘇州工業園區管理委員會負責在工業園區行政區域內組織和推行社會保險(公積金)制度,研究決定園區社會保險(公積金)制度的重大事項和發展規劃。
2.蘇州工業園區勞動和社會保障局負責實施工業園區行政區域內的社會保險制度和住房公積金制度。
3.蘇州工業園區社會保險基金和公積金管理中心(下稱園區中心)負責工業園區行政區域內社會保險基金和公積金的管理,負責區內住房公積金的繳存、提取、貸款和基金管理,具體承辦園區社會保險運行業務,負責社會保險登記、基金征繳、個人權益記錄、社會保險待遇支付等工作。
二、業務運行情況
(一)繳存:2021年,新開戶單位45019家(其中園區中心9714家),凈增單位28768家(其中園區中心2530家);新開戶職工84.10萬人(其中園區中心14.92萬人),凈增職工24.01萬人(其中園區5.18萬人);實繳單位150715家(其中園區中心28634家),實繳職工435.56萬人(其中園區中心65.50萬人),繳存額618.29億元(其中園區中心127.62億元),分別同比增長21.60%、9.08%、11.12%。2021年末,繳存總額4372.69億元(其中園區中心749.59億元),比上年末增加16.47%;繳存余額1312.83億元(其中園區中心233.02億元),同比增長15.15%。受委托辦理住房公積金繳存業務的銀行6家。
(二)提取:2021年,168.08萬名(其中園區中心35.48萬名)繳存職工提取住房公積金;提取額445.60億元(其中園區中心87.74億元),同比增長8.75%;提取額占當年繳存額的72.07%,比上年減少1.57個百分點。2021年末,提取總額3059.87億元(其中園區中心516.56億元),比上年末增加17.04%。
(三)貸款
1.個人住房貸款:職工家庭住房貸款最高額度70萬元。此外,購買套型建筑面積90平方米(含90平方米)以內的住房,且住房總價不超過110萬元的職工,首次使用住房公積金貸款,貸款最高限額可計算至住房總價的80%。
首次使用住房公積金貸款的,借款申請人及共同借款申請人中有兩人(含)以上共同參與計算可貸額度的,最高貸款額度為70萬元;僅借款申請人參與計算可貸額度的,最高貸款額度為45萬元。第二次使用住房公積金貸款的,借款申請人及共同借款申請人中有兩人(含)以上共同參與計算可貸額度的,最高貸款額度為50萬元;僅借款申請人參與計算可貸額度的,最高貸款額度為30萬元。
2021年,發放個人住房貸款4.15萬筆217.46億元,同比分別增長7.24%、13.13%。其中,張家港分中心發放個人住房貸款0.53萬筆26.68億元,常熟分中心發放個人住房貸款0.41萬筆21.43億元,昆山分中心發放個人住房貸款0.88萬筆42.37億元,太倉分中心發放個人住房貸款0.34萬筆16.85億元,吳江分中心發放個人住房貸款0.27萬筆12.74億元,吳中分中心發放個人住房貸款0.25萬筆12.25億元,相城分中心發放個人住房貸款0.11萬筆5.63億元,姑蘇分中心發放個人住房貸款0.42萬筆21.91億元,虎丘分中心發放個人住房貸款0.29萬筆15.28億元,園區中心發放個人住房貸款0.65萬筆42.32億元。
2021年,回收個人住房貸款110.02億元。其中,張家港分中心10.83億元,常熟分中心9.70億元,昆山分中心22.88億元,太倉分中心7.37億元,吳江分中心6.44億元,吳中分中心6.04億元,相城分中心2.36億元,姑蘇分中心17.56億元,虎丘分中心10.88億元,園區中心15.96億元。
2021年末,累計發放個人住房貸款60.90萬筆(其中園區中心5.62萬筆)2073.55億元(其中園區中心295.62億元),貸款余額1112.45億元(其中園區中心202.80億元),分別比上年末增加7.31%、11.72%、10.69%。個人住房貸款余額占繳存余額的84.74%,比上年末減少3.41個百分點。受委托辦理住房公積金個人住房貸款業務的銀行16家。
2.異地貸款:2021年,發放異地貸款2123筆10.66億元。2021年末,發放異地貸款總額10.66億元,異地貸款余額10.49億元。
3.公轉商貼息貸款:2021年,未發放公轉商貼息貸款,當年貼息額3366.43萬元(其中園區中心3366.43萬元)。2021年末,累計發放公轉商貼息貸款44279筆1613559.76萬元(其中園區中心8153筆、421571.31萬元),累計貼息63342.71萬元(其中園區中心22174.14萬元)。
4.住房公積金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設項目貸款:2021年,未發放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設項目貸款。截至2021年末,累計發放項目貸款3.2億元,無項目貸款余額。
(四)購買國債:2021年,未購買國債,未兌付、轉讓、收回國債。年末,國債余額0億元。
(五)資金存儲:2021年末,住房公積金存款228.53億元(其中園區中心37.27億元)。其中,活期0億元,1年(含)以下定期79.30億元,1年以上定期1.00億元,其他(協定、通知存款等)148.23億元。
(六)資金運用率:2021年末,住房公積金個人住房貸款余額、項目貸款余額和購買國債余額的總和占繳存余額的84.74%,比上年末減少3.41個百分點。
三、主要財務數據
(一)業務收入:2021年,業務收入378651.59萬元,同比增長13.05%。其中,市中心(含姑蘇分中心、虎丘分中心)83762.35萬元,張家港分中心36618.97萬元,常熟分中心36558.34萬元,昆山分中心69866.41萬元,太倉分中心23307.99萬元,吳江分中心24083.09萬元,吳中分中心22264.14萬元,相城分中心11061.92萬元,園區中心71128.38萬元;存款利息36137.20萬元(其中園區中心10193.54萬元),委托貸款利息342514.39萬元(其中園區中心60934.84萬元),國債利息0萬元,其他0萬元。
(二)業務支出:2021年,業務支出223031.62萬元,同比增長9.79%。其中,市中心(含姑蘇分中心、虎丘分中心)48596.99萬元,張家港分中心20815.28萬元,常熟分中心23027.07萬元,昆山分中心41302.44萬元,太倉分中心13080.25萬元,吳江分中心16268.46萬元,吳中分中心14457.23萬元,相城分中心8308.13萬元,園區中心37175.77萬元;支付職工住房公積金利息180818.80萬元(其中園區中心29421.86萬元),銀行歸集手續費15615.66萬元,銀行委托貸款手續費13822.65萬元(其中園區中心3046.74萬元),其他12774.52萬元(其中園區中心4707.18萬元)。
(三)增值收益:2021年,增值收益155619.97萬元,同比增長16.52%。其中,市中心(含姑蘇分中心、虎丘分中心)35165.36萬元,張家港分中心15803.69萬元,常熟分中心13531.27萬元,昆山分中心28563.97萬元,太倉分中心10227.74萬元,吳江分中心7814.63萬元,吳中分中心7806.91萬元,相城分中心2753.79萬元,園區中心33952.61萬元;增值收益率1.27%,比上年增加0.03個百分點。
(四)增值收益分配:2021年,提取貸款風險準備金76037.91萬元(其中園區中心20371.56萬元);提取管理費用12162.03萬元,提取城市廉租住房(公共租賃住房)建設補充資金67420.03萬元(其中園區中心13581.04萬元)。
2021年,上交財政管理費用12162.03萬元。上繳財政2020年度實現的城市廉租住房(公共租賃住房)建設補充資金44208.19萬元,其中,市中心15834.25萬元,張家港分中心2213.58萬元,常熟分中心2372.60萬元,昆山分中心8447.11萬元,太倉分中心834.16萬元,吳江分中心2106.98萬元,吳中分中心2341.81萬元,相城分中心216.30萬元,園區中心9841.40萬元。
2021年末,貸款風險準備金余額441580.01萬元(其中園區中心95914.01萬元)。累計提取城市廉租住房(公共租賃住房)建設補充資金486843.35萬元。其中,市中心(含姑蘇分中心、虎丘分中心)提取156895.88萬元,張家港分中心提取57160.95萬元,常熟分中心提取56357.01萬元,昆山分中心提取76578.44萬元,太倉分中心提取22005.48萬元,吳江分中心提取25706.93萬元,吳中分中心提取22977.91萬元,相城分中心提取5218.08萬元,園區中心提取63942.67萬元。
(五)管理費用支出:管理費用支出:2021年,管理費用支出13078.94萬元,同比減少0.41%。其中,人員經費6424.27萬元,公用經費374.26萬元,專項經費6280.41萬元。
市中心(含姑蘇分中心、虎丘分中心)管理費用支出7639.08萬元,其中,人員、公用、專項經費分別為2849.04萬元、160.21萬元、4629.83萬元;張家港分中心管理費用支出744.07萬元,其中,人員、公用、專項經費分別為543.00萬元、34.74萬元、166.33萬元;常熟分中心管理費用支出872.51萬元,其中,人員、公用、專項經費分別為550.76萬元、33.09萬元、288.66萬元;昆山分中心管理費用支出1175.29萬元,其中,人員、公用、專項經費分別為681.85萬元、35.46萬元、457.98萬元;太倉分中心管理費用支出582.35萬元,其中,人員、公用、專項經費分別為435.18萬元、27.99萬元、119.18萬元;吳江分中心(含盛澤管理部)管理費用支出912.16萬元,其中,人員、公用、專項經費分別為554.31萬元、32.78萬元、325.07萬元;吳中分中心管理費用支出695.11萬元,其中,人員、公用、專項經費分別為439.29萬元、25.57萬元、230.25萬元;相城分中心管理費用支出458.37萬元,其中,人員、公用、專項經費分別為370.84萬元、24.42萬元、63.11萬元。
四、資產風險狀況
(一)個人住房貸款:2021年末,個人住房貸款逾期額9.31萬元,逾期率0.001‰,其中,張家港分中心0‰,常熟分中心0‰,昆山分中心0.0004‰,太倉分中心0.0009‰,吳江分中心0.0085‰,吳中分中心0‰,相城分中心0.0085‰,姑蘇分中心0‰,虎丘分中心0.0002‰,園區中心0‰。個人貸款風險準備金余額441580.01萬元(其中園區中心95914.01萬元)。2021年,使用個人貸款風險準備金核銷呆壞賬0萬元。
(二)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設試點項目貸款:2021年末,無逾期項目貸款。未計提項目貸款風險準備金。無項目貸款風險準備金余額。
五、社會經濟效益
(一)繳存業務
繳存職工中,國家機關和事業單位占7.92%,國有企業占3.25%,城鎮集體企業占0.88%,外商投資企業占27.37%,城鎮私營企業及其他城鎮企業占58.07%,民辦非企業單位和社會團體占1.17%,靈活就業人員占0.11%,其他占1.23%;中、低收入占98.55%,高收入占1.45%。
新開戶職工中,國家機關和事業單位占2.01%,國有企業占1.28%,城鎮集體企業占0.35%,外商投資企業占28.62%,城鎮私營企業及其他城鎮企業占65.82%,民辦非企業單位和社會團體占0.74%,靈活就業人員占0.37%,其他占0.81%;中、低收入占95.39%,高收入占4.61%。
(二)提取業務
提取金額中,購買、建造、翻建、大修自住住房占22.15%,償還購房貸款本息占61.89%,租賃住房占0.09%,支持老舊小區改造占0.002%,離休和退休提取占6.28%,完全喪失勞動能力并與單位終止勞動關系提取占0.006%,出境定居占0.01%,其他占9.572%。提取職工中,中、低收入占94.01%,高收入占5.99%。
(三)貸款業務
1.個人住房貸款:2021年,支持職工購建房428.19萬平方米(含公轉商貼息貸款)(其中園區中心57.91萬平方米),2021年末個人住房貸款市場占有率(含公轉商貼息貸款)為9.72%,比上年末增加0.09個百分點。通過申請住房公積金個人住房貸款,可節約職工購房利息支出447641.65萬元(其中園區中心134878.47萬元)。
職工貸款筆數中,購房建筑面積90(含)平方米以下占30.86%,90-144(含)平方米占61.89%,144平方米以上占7.25%。購買新房占60.05%(其中購買保障性住房占0.09%),購買二手房占39.90%,建造、翻建、大修自住住房占0.05%(其中支持老舊小區改造占0%),其他占0%。
職工貸款筆數中,單繳存職工申請貸款占48.72%,雙繳存職工申請貸款占50.75%,三人及以上繳存職工共同申請貸款占0.53%。
貸款職工中,30歲(含)以下占27.53%,30歲-40歲(含)占54.49%,40歲-50歲(含)占16.19%,50歲以上占1.79%;購買首套住房申請貸款占91.40%,購買二套及以上申請貸款占8.60%;中、低收入占96.72%,高收入占3.28%。
2.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設試點項目貸款:2021年末,無試點項目,未涉及貸款額度、建筑面積、中低收入職工家庭的住房問題。未發放試點項目貸款資金且無貸款本息還清。
(四)住房貢獻率
2021年,個人住房貸款發放額、公轉商貼息貸款發放額、項目貸款發放額、住房消費提取額的總和與當年繳存額的比率為95.80%,比上年減少0.94個百分點。
六、其他重要事項
(一)開展靈活就業人員參加住房公積金制度試點工作進展情況。
2021年,全市(不含園區中心)共有3315家個體工商戶辦理了住房公積金繳存登記手續,7087名靈活就業人員參加了住房公積金制度,其中個體工商戶及其雇工6693人,自由職業者394人;歸集住房公積金1434.58萬元。發放個體工商戶貸款13筆、630.2萬元,戶均貸款額48.48萬元。個體工商戶及其雇工辦理提取1838筆、306.48萬元,自由職業者辦理提取168筆、38.09萬元。
(二)當年機構及職能調整情況、受委托辦理繳存貸款業務金融機構變更情況。
2021年在吳江分中心增掛“蘇州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分中心”牌子。未涉及受委托辦理繳存貸款業務金融機構變更。
(三)當年住房公積金政策調整及執行情況,包括當年繳存基數限額及確定方法、繳存比例等繳存政策調整情況;當年提取政策調整情況;當年個人住房貸款最高貸款額度、貸款條件等貸款政策調整情況;當年住房公積金存貸款利率執行標準等;支持老舊小區改造政策落實情況。
1.當年繳存基數限額及確定方法、繳存比例等繳存政策調整情況。
(1)繳存基數限額
2021年度,蘇州住房公積金最高繳存基數為28400元,最低不得低于蘇州各地人社部門公布的當地最低社保繳費基數,如職工工資基數確實低于當地最低社保繳費基數的,經住房公積金管理機構核準,按實繳存,但最低不得低于蘇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公布的當年度最低工資,即2280元。
(2)確定方法
最高限額:蘇州市統計局公布的上一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的3倍;
最低限額:蘇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公布的當年度最低工資。
(3)繳存比例調整
各類企業、民辦非企業單位、社會團體及其他單位:單位與職工各5%~12%。
各級國家機關、各類事業單位:單位與職工各12%。
(4)靈活就業人員
個體工商戶:參加住房公積金制度的個體工商戶及其雇工工資基數應與本人社保繳費基數一致。工資基數和繳存比例上下限按照繳存企業相關規定執行。
自由職業者:參加住房公積金制度的自由職業者,本住房公積金結算年度月繳存額最低為500元/月,每增加500元為一檔,最高不超過5000元/月。
2.當年提取政策調整情況。
2021年,為支持職工租賃住房消費,促進我市住房租賃市場發展,我中心出臺《關于調整我市住房公積金租房提取額度的通知》,通過提升最高限額和調整提取額度,切實加大對繳存職工租賃住房的支持力度。2021年累計辦理租房委托提取8042筆、3034.46萬元,同比分別增長137.58%、276.08%。
(1)提高最高限額。職工租賃自住住房(含公租房)的,提取最高限額由每月1100元提高到每月1500元;職工及配偶租賃同一自住住房的,提取最高限額由每月2200元提高到每月3000元。
(2)調整提取額度。職工租賃自住住房(不含公租房)的,在職工本人公積金賬戶留存一個月繳存額后的可用余額內,按月租金額、月公積金繳存額65%及最高限額三者取最小值計算。
3.當年個人住房貸款最高貸款額度、貸款條件等貸款政策調整情況。
2021年,為推進住房公積金異地個人住房貸款業務,支持繳存職工異地購買自住住房,出臺《蘇州市住房公積金異地個人住房貸款實施細則》,明確在蘇州市行政區域以外省市繳存住房公積金且符合蘇州市購房條件的職工,在蘇州市(不含園區)購買自住住房時,持繳存地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證明,可向蘇州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不含園區中心)申請辦理住房公積金貸款。
4.當年住房公積金存貸款利率執行標準等。
2021年未涉及住房公積金存貸款利率執行標準的調整。
5.支持老舊小區改造政策落實情況。
2021年,為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全面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20〕23號),我中心出臺《關于提取住房公積金支付本市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既有多層住宅加裝電梯費用的通知》,明確凡按照本市對既有多層住宅加裝電梯的相關規定實施加裝電梯的,出資加裝電梯的房屋產權人、配偶及產權人同一本戶口簿的直系親屬均可以申請提取住房公積金,用于支付加裝電梯個人分攤費用。2021年共辦理加裝電梯提取27筆、82.85萬元。
(四)當年服務改進情況,包括推進住房公積金服務“跨省通辦”工作情況,服務網點、服務設施、服務手段、綜合服務平臺建設和其他網絡載體建設服務情況等。
1.推進住房公積金服務“跨省通辦”工作情況。
(1)全市共設立11個“跨省通辦”專窗,提供全程一站式服務,辦結時限從規定的5個工作日縮短至2日內辦結。中心官網開通“跨省通辦”網上辦理專區,異地辦事群眾可以“一網”獲知服務指南、“一點”直達辦事鏈接,有效延伸政務服務觸角、提升異地辦事體驗。全年共辦理“跨省通辦”業務1.58萬筆,其中網辦量1.56萬筆,占比98.73%。
(2)在行業內率先制定住房公積金服務“異地通辦”事項運行管理暫行辦法,梯次推進區域通辦、跨省通辦事項,統一實施清單化動態管理,建立運行管理長效機制。針對不同業務類型,對專窗操作訂立規程、指導實踐,確保柜面人員準確掌握“跨省通辦”工作要求。依托全國住房公積金監管服務平臺,由專人統籌多地協同辦理工作,采取“兩地聯辦”“代收代辦”等方式,與省內外城市中心做好辦件流轉,強化跟蹤督促、確保業務規范運行。
(3)全面開展異地貸款業務,制定符合蘇州實際的異地貸款政策,全年發放異地貸款2123筆10.66億元。會同上海中心簽署《兩地住房公積金貸款還款信息共享合作協議》,穩步推進上海鐵路局職工異地還貸委托提取業務試點工作。
(4)在省內率先制定并印發《長三角住房公積金一體化發展蘇州實施意見》,率先接入長三角“一網通辦”平臺,“單位登記開戶”“開具公積金個人貸款還清證明”“提前還清公積金貸款”等多項跨省通辦服務事項實現線上辦理。會同三省一市公積金中心、住建等部門制定“長三角購房提取住房公積金”工作方案、技術標準和實施計劃,在長三角“一網通辦”平臺辦成全省首筆異地購房提取公積金線上業務,全年在線辦理長三角購房提取83筆,635.73萬元。研究拓展長三角示范區公積金通辦服務范圍,將8個事項擴展到28個,提升企業和群眾異地辦事便利度。
2.服務網點、服務設施、服務手段等工作情況。
(1)縱向融入基層“三整合”改革,印發《關于進駐鄉鎮(街道)開展住房公積金工作的指導意見》,引導各分中心進駐便(為)民服務中心,將公積金職能下沉基層一線,明確權責職能,理順管理體系,強化民生保障,探索鄉鎮公積金工作新模式。橫向納入政務一體化建設,姑蘇分中心服務大廳作為市政務服務中心公積金專廳,納入政務服務統一管理,助力推動全市政務服務“一盤棋”布局。對照《蘇州市政務服務分中心一體化管理實施辦法》與中心各項制度要求,針對同類服務就高選擇標準、從嚴執行要求,促進提升服務規范化、標準化水平。
(2)貫徹落實省委市委打造“最美窗口”的最新要求,印發《打造最優營商環境住房公積金“最美窗口”實施方案》,全面推進服務能力“七提升”。鞏固提升文明創建工作成果,制定《蘇州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2021-2023年文明單位(行業)創建工作方案》,通過2018-2020年度市級文明行業復評,通過2019-2021年省級文明單位復評。
3.綜合服務平臺建設和其他網絡載體建設服務情況。
(1)全面推進“一件事”改革,對接“政銀合作企業開辦一站式服務專窗”,將公積金繳存登記融入企業開辦“一件事”;與市人社局、醫保局積極配合,持續推進就業登記“一件事”蘇州方案落地;將退休提取公積金納入退休“一件事”,重塑政務服務新模式。按照“通辦是原則,不通辦是例外”的工作要求,增加租住公共租賃住房提取等5項“全市通辦”業務,業務通辦率達到81.82%。
(2)在蘇州自然人總入口“蘇周到”APP接入“退休提取”“外地戶籍職工調離本市提取”等多項業務,集成辦理關注度高、面廣量大的高頻事項,公積金服務被市委市政府評為2021年度“蘇周到”最受歡迎服務之一。“蘇州公積金”微信公眾號粉絲達192萬余人,影響力領先同行。12329熱線全年人工接聽81.88萬個電話,滿意率近100%。依托市行政審批局,采取“短信”“二維碼”等方式開展“好差評”評價,全年累計發送邀請評價短信5.8萬條。
(五)當年信息化建設情況,包括信息系統升級改造情況,基礎數據標準貫徹落實和結算應用系統接入情況等。
1.信息系統升級改造情況
(1)持續優化信息系統功能,完成238項功能優化上線,主要包括:上線購房和還貸免密提取業務,優化對外支付業務,改造異貸證明打印功能,優化績效考核模塊,改造行政執法系統,完善網廳個別補繳功能審核等,為系統的穩定運行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2)全面完成靈活就業人員參加住房公積金制度試點中個體工商戶、自由職業者的系統開發建設。成功使用數字人民幣完成三筆自由職業者公積金繳納業務,落地全國首個靈活就業人員數字人民幣繳存應用場景。
(3)根據住建部的工作要求,為方便職工辦理公積金轉移接續事項,將異地轉移接續功能接入住建部小程序。
2.基礎數據標準貫徹落實情況
制定《蘇州市數字住房公積金建設實施方案》,加快推進“互聯網+公積金”。作為住建部公積金數據共享接口的試點,將住建部數據共享平臺對接融入到公積金貸款申請和自由職業者繳存開戶過程中,率先開通公積金貸款次數和還貸情況全國校驗,對“一人多貸”等違規行為實現系統自動管控,規避職工在全國多地重復開戶的風險。
3.結算應用系統情況
在全國業內創新應用電子簽章技術,形成國內技術領先、管理先進、風險可控的銀行電子單據管理系統,工作效率較過去提高50%。首創應用OCR識別技術,建立完整的數據校對機制,實現資金往來流水的正反雙向校驗。
(六)當年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及職工所獲榮譽情況,包括:文明單位(行業、窗口)、青年文明號、工人先鋒號、五一勞動獎章(勞動模范)、三八紅旗手(巾幗文明崗)、先進集體和個人等。
1.集體:
(1)中心獲評“2019—2021年度江蘇省文明單位”榮譽稱號;
(2)姑蘇分中心、吳江分中心獲評“2019-2021年度江蘇省文明單位”榮譽稱號;
(3)常熟分中心黨支部被中共江蘇省住房和城鄉建設行業委員會評為全省住房和城鄉建設行業先進基層黨組織;
(4)姑蘇分中心被江蘇省建設工會委員會授予2021年度江蘇省住房城鄉建設系統“職工模范之家”稱號;
(5)常熟分中心使用科被江蘇省住房城鄉建設系統職工勞動競賽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評為2021年度江蘇省住房城鄉建設系統城鄉運行保障勞動競賽先進班組;
(6)吳江分中心被江蘇省住房城鄉建設系統職工勞動競賽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評為2021年度江蘇省住房城鄉建設系統城鄉運行保障勞動競賽先進集體;
(7)張家港分中心、常熟分中心、太倉分中心、吳江分中心、吳中分中心、姑蘇分中心、虎丘分中心繼續獲評江蘇省青年文明號;
(8)常熟分中心、昆山分中心、吳江分中心、吳中分中心、姑蘇分中心被蘇州市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評為2018-2020年度蘇州市文明單位;
(9)吳江分中心在“巾幗建功”活動30周年中獲評蘇州市“最美巾幗文明崗”;
(10)機關第四黨支部(虎丘分中心)被中共蘇州市委市級機關工委評為蘇州市市級機關先進基層黨組織;
(11)機關第四黨支部(虎丘分中心)“心聲”黨建品牌被中共蘇州市委市級機關工委命名為“‘海棠花紅’優秀黨建品牌”。
(12)我中心在2020年度蘇州市“便民杯”優質服務競賽中榮獲服務高效優秀單位。
2.個人:
(1)吳江分中心董進同志被中共江蘇省住房和城鄉建設行業委員會評為省住房和城鄉建設行業優秀共產黨員;
(2)市中心服務管理處金黎婷同志被江蘇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共青團江蘇省委評為省住房城鄉建設系統2019-2020年度江蘇省青年崗位能手;
(3)昆山分中心蘇海華同志被江蘇省住房城鄉建設系統職工勞動競賽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評為2021年度江蘇省住房城鄉建設系統城鄉運行保障勞動競賽先進個人;
(4)市中心內部審計處楊蕓同志被中共蘇州市委市級機關工委評為2019-2020年度蘇州市市級機關優秀黨務工作者;
(5)姑蘇分中心賈璇同志被中共蘇州市委市級機關工委表彰為2019-2020年度蘇州市市級機關優秀共產黨員;
(6)虎丘分中心彭仙莉同志被共青團蘇州市委員會、蘇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評為2020年度蘇州市青年崗位能手;
(7)市中心組織人事處吳英同志、張家港分中心姚勝楠同志、常熟分中心吳燕同志、昆山分中心徐桃紅同志、吳江分中心陸亞琴同志、吳中分中心許群同志被蘇州市總工會、共青團蘇州市委員會、蘇州市婦女聯合會評為2021年度蘇州市“最美勞動者”;
(8)姑蘇分中心范婷同志被蘇州市婦女聯合會授予蘇州市“最美巾幗奮斗者”榮譽稱號。
(七)當年對違反《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和相關法規行為進行行政處罰和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情況。
2021年,全市無相關行政處罰案件,無申請法院強制執行情況。
(八)當年對住房公積金管理人員違規行為的糾正和處理情況等。
2021年,全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人員不存在違規行為。
(九)其他需要披露的情況。
1.延續企業公積金降比、緩繳政策,保持紓困減負的連續性、穩定性和可持續性,全年共為718家企業降低繳存比例,月均減少支出675.71萬元。
2.以公積金繳存信息為基礎,精準施策優化營商環境,聯合中、農、工、建四家銀行,由銀行向穩定繳存公積金的小微企業提供“全線上、純信用、無抵押”貸款,全年累計向2855家企業授信貸款20.51億元。
3.繼續對長期未使用住房公積金的繳存職工實施獎勵補貼機制,全年累計向10.63萬名(其中園區中心0.32萬名)符合條件的職工實施獎勵6302.83萬元(其中園區中心545.74萬元),人均享受補貼592.93元。
蘇州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
2022年3月29日
